高质量擘画广西面向东盟 开放合作前沿和窗口的“十五五”新图景

繁忙的钦州港
“十四五”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广西面向东盟发展开放合作作出多次重要指示,为广西发展锚定方向、擘画蓝图。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西时强调,要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 [3]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继续发挥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作用,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持续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4]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西时强调,要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格局来谋划广西发展,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增强对国内外资源要素的吸引力。[ 5]
紧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和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广西应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等方面整体谋划、高位推进、精准发力,助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筑基赋能:“十四五”时期广西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成效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为西部地区开放发展擘画宏伟蓝图,《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及《“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则为畅通陆海联动通道、深化与东盟合作明确路径。广西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在“十四五”时期积极践行国家战略部署,通过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平台载体建设、深化制度型开放等举措,在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中交出了亮眼答卷,取得了多维度的显著成效。
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加快建设。作为对外开放的基础支撑,广西持续提升陆海联动通道能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提速,港口大型化、专业化、智慧化水平提升,已建成2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30万吨级油码头、20万吨级航道等一批大能力泊位和深水航道[6]
。 截至2023年底,北部湾港可靠泊10万吨级以上船舶的大型深水泊位占比达37%,远超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7] 航线网络持续优化、加密。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量突破9000列,已通达18省(区、市)73市156站点,服务网络实现西部省份全覆盖并延伸至中部地区;北部湾港共开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78条,基本实现国内主要港口和东南亚、东北亚主要港口全覆盖,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港口。 [8] 北部湾国际邮轮母港开港运营,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口岸进出口增速不断加快。北海铁山东港区开港运营,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开工建设,北部湾港首条欧美洲际干线顺利开行,长洲水利枢纽船闸2024年过货量突破2亿吨 , [9]南宁机场国际货邮吞吐不断增长,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