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 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基于青海省化隆县甘都镇的田野调查

化隆县甘都镇水车村黄河冷水鱼养殖基地
形成的色如渥丹的丹霞地貌,地质环境资源丰厚。
(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甘都镇有6000年的青铜器和彩陶、1000多年前的宋代唃厮啰时期的青唐古城遗址、藏传佛教后弘期先驱者之一,吐蕃三贤师的冬季居住地——甘都寺(东麻昂)以及700多年前的阿河滩清真寺。据史料记载,南凉置邯川护军,北魏曾在邯川古地设邯川戍,唐永徽六年(655)米川县曾移治于此,并设置合川守捉,清乾隆年间修甘都堂千总衙门[2]等。
(三)农业农村繁荣发展
甘都镇通过实施一系列惠民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样板。各村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以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调整种植结构,通过种植露天蔬菜、大棚蔬菜、玉米、特色农作物等,成为化隆县优质蔬菜种植基地。水车村、东五村、东三村、隆康一村、东风村等省级示范村发挥自身强项,发展薄皮核桃新品种繁育和绿化苗木繁育,联合经营肉牛养殖产业,通过修建规模性黄河冷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虹鳟鱼、金鳟鱼等品种鱼类,收益颇丰、成效显著。
(四)文化旅游资源多样
甘都镇具备风景秀丽、环境优雅、民风淳朴、村容整洁、生态优良、交通便利等优势。阿河滩村利用当地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修建古榆山庄餐饮文化接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