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1版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网红城市警务治理研究
  游客激增与舆情事件频发的成长期和成熟期,构建“舆情-治安-应急”三维预警协同处置系统。基于不同阶段的舆情传播特征,设计分级响应预案,联合有关部门实施差异化舆情治理策略。
  二是构建“监测-预警-响应”的闭环管理模型。依托新型警务运行模式,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建立包含热度指数、情感分析、空间承载力等多维度的治理参数体系,形成“监测-预警-响应”的闭环管理模型。借助该闭环管理模型,可以有效破解传统警务治理中存在的两大困境:其一,资源错配问题。基于生命周期阶段识别模型(如游客量增长量、新闻占比率、舆情扩散度等指标),能够实现警务资源部署与流量规模的动态适配,有效破解非线性发展中的“超负荷警务治理陷阱”。其二,风险累积效应。网红城市发展存在“成长-衰退”临界点,当网络正面评价占比低于预警阈值时即进入风险窗口期,借鉴产品迭代中的用户反馈机制建立风险熔断机制,启动风险处理应急预案。
  网红城市治理过程分析——以“淄博烧烤”为例
 (一)萌芽期
  2023年,许多疫情期间被隔离在淄博的大学生为了回报当地的热情,相约返回吃烧烤。随后“大学生旅游#淄博烧烤”话题开始在网络上发酵,淄博当地实惠独特的“小串+小饼+小葱”吃法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淄博烧烤”词条多次登上平台热搜榜,与其相关的数据整体指数值在3月份开始快速增加:淄博市发布的310条推广信息、116条短视频,总阅读量和播放量达1700余万次;烧烤专列文旅活动推文和视频总浏览量达1283.3万。 淄博公安敏锐地捕捉到热度萌芽趋势,迅速开展工作部[2 ]署,依托情报收集和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收集多方面的情报信息。分析网络热度上升的趋势和潜在安全风险隐患,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治安环境先期整治活动。同时开展有关的专项活动,依法打击与淄博烧烤密切相关的食药环违法犯罪行为,为淄博烧烤能够迅速抓住网络流量的风口,打响“淄博烧烤”的招牌提供警方智慧,为淄博从萌芽期平稳过渡到成长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成长期
  经过先期铺垫,2023年4月初,淄博烧烤的热度开始向成长期转变。该年4月15日至16日,淄博站连续两天创旅客量单日历史新高。同期间内淄博站、淄博北站及临淄北站合计迎来了约22万名旅客,创造多项数据新高; 仅“五一”期间,酒店住宿预订数量对比2019年激增了8倍之多,而旅游相关订单的更是达到了20倍以上。同时,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7亿次;在抖音和快手平台,“淄博烧烤”相关视频播放量达到105亿次。[4]“淄博烧烤”一下跃升为中国烧烤的代名词之一。同时,也出现了因流量聚集引发的路段拥堵、负荷运行;部分商家缺斤少两、暗码标价、酒店天价住宿;运输行业坐地起价、刁难旅客以及衍生的舆情应对危机等突出问题。一方面,淄博公安借助警力适配模型,将调警机制、重点区域治安情况、人群聚集卫星热力地图进行整合,合理规划动态反应警力和定点值守警力的比例。实现警力调度和巡逻勤务与热门烧烤街区、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的警力需求相适应。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协同治理机制的完善。通过将“监测-预警-响应”的闭环管理模型与“情指行”一体化机制进行融合。借助情指中心对舆情进行收集和监测,出现预警情况迅速进行评估,启动相应预案。
  (三)成熟期
  2023年6月至9月,淄博烧烤依然是全国的热议话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体验。但从网络话题的热度来看,淄博烧烤的热度已经趋于平稳甚至稍有下降的趋势,有关“淄博烧烤凉凉”的话题热度开始上升,在部分交易平台已经出现烧烤店“转让潮”[5 ] 。 针对这一情况,淄博公安机关将工作重点转向长效机制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在机制建设方面,淄博公安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明确烧烤集中区、网红打卡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