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6版
数字技术驱动西部地区 文旅消费升级的实现路径研究
文/苏日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22XMZ009)

  随着经济发展,文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本文基于西部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数字技术应用基础,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文旅消费升级的潜力与挑战,指出西部地区存在文旅资源丰富但结构性矛盾明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且产业融合深度不足,品牌建设与创新能力欠缺,数字文旅人才短缺等问题,进而提出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强化文旅品牌建设、培育数字文旅人才等路径,以促进西部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文旅消费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文旅消费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出游5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43亿元,增长17.1%[1 ],展现出文旅产业的巨大潜力与活力。“十五五”时期,文旅消费将呈现消费大众化、需求个性化、产品智能化等特征 。西部[ 2]地区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为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西部地区文旅产业发展迅速,文旅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然而,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文旅产业呈现“低数字能 力-低文旅融合”特征 ,[3]文旅消费升级迫在眉睫。数字技术发展为西部地区文旅消费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数字技术凭借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独特优势,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通过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渠道,成为推动西部地区文旅消费升级的关键力量 。[4]
  数字技术驱动西部地区文旅消费升级现状分析
 (一)西部地区文旅产业发展现状与数字技术基础
  1、 西部地区文旅资源丰富,但文旅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西部地区拥有极为丰富且独特的文旅资源。自然景观方面,有青海湖、九寨沟、锡林郭勒大草原等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如藏族、维吾尔族、苗族、蒙古族等,他们保留下来的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以及文化艺术形式,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吸引力。历史遗迹方面,西安兵马俑、古城墙,敦煌莫高窟,银川西夏陵等,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变迁,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文化旅游的重要依托。
  近年来,西部地区文旅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