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视域下 年鉴编纂的公共服务功能拓展研究

庆阳市及所辖8县(区)共计9本综合年鉴完成编辑印刷,公开出版发行。
务多元治理主体的决策、管理和公共知情。年鉴内容建设应围绕治理导向、服务导向和公共性导向,系统优化内容结构,补充文化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治理相关信息。
年鉴条目设计要满足文化治理与公共服务需求,打破“部门条目汇总”的传统框架,构建专题化、问题化和服务化的内容体系,重点围绕文化治理领域的重点项目、制度建设、治理创新、民生服务,以及社会协同和公共参与等方面设计条目。内容编排在保持政务资料完整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文化治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文化服务等专题类目,使年鉴内容更好地嵌入文化治理体系。年鉴内容来源渠道也应拓展,探索建立由政府、行业组织及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供稿机制,以增强内容的公共性、服务性和专业性。《福建年鉴》在内容体系优化过程中,主动邀请高校专家和行业协会参与年鉴内容建设,围绕文化遗产、古人类活动及茶业发展等专题增设条目,丰富了年鉴的文化内容和社会信息。
(三)健全年鉴公共服务的传播与互动机制
年鉴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传播机制和互动机制的建设,年鉴作为公共文化产品,应全面融入地方公共文化传播体系,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年鉴信息传播和互动机制,构建年鉴与社会公众、基层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年鉴传播机制建设应围绕文化治理目标,服务基层治理和公共文化建设需求,形成以纸质出版为基础,数字化、网络化传播为主体,互动式服务为补充的传播体系。
年鉴主动适配新媒体传播环境以满足基层社会和普通公众的文化信息获取习惯,建设年鉴数据库、移动终端、掌上年鉴、数据可视化以及专题网站等多渠道传播体系,增强年鉴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易用性。在实践中,天津市地方志系统开发建设“掌上年鉴”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