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 阶段性特征、困境及发展路径

西藏昌都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
◎ 2024年西藏自治区党委党校科研课题“‘十五五’时期西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任务和实现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本文聚焦西藏新型城镇化,系统梳理其发展历程:早期受限于自然条件与封闭环境,城镇化起步维艰;改革开放后迎来转机,借助政策扶持、对口支援,基础设施改善,产业萌芽,城镇化稳步推进;现阶段,在国家战略支撑下向高质量跨越,生态旅游、特色农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低端、生态敏感、人才外流、基建短板等问题仍较突出。基于此,探索以特色产业壮大为核心、生态红线严守为底线、人才引进培养为突破、基础设施攻坚为保障的发展路径,能够助力西藏走出一条符合区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共赢。
城镇化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进程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面貌。在我国,城镇化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西藏作为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区域,其城镇化进程受历史、地理、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经历了从萌芽起步到逐步成长、迈向成熟的发展轨迹。
西藏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和阶段性特征
回顾西藏城镇化发展历程,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因素塑造了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研究样本。
(一)基础设施建设从无到优基础设施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石。和平解放初期,为加强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