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面向欧亚区域的 交往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欧亚经济论坛为例

2023年5月在西安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是十年来我国面向该区域交往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场,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还增强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的十周年,5月在西安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则是十年来我国面向该区域交往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在会上中国与中亚五国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合作倡议及具体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此番合作成果不仅体现在诸如能源、交通、农业、基建等经济领域,还加强了在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深入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明确了重点目标,也为我国与欧亚区域的全面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当前国际形势特别是欧亚区域内部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不断出现的机遇与挑战也要求我们拓展区域交往路径与技巧。
(二)面向欧亚区域交往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当前欧亚区域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俄乌战争的持续与大国博弈的演变成为关键变量。俄罗斯因深陷俄乌战场消耗,被迫在中亚地区实施战略收缩,其传统影响力受到结构性削弱,这一变化使得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地区的权力真空可能会引发新的竞争与不稳定因素。一方面,这为中亚五国提供了更大的战略自主空间,各国通过边界谈判、经济合作机制强化内部一体化进程,对于同域外国家交往的诉求愈发强烈,中吉乌铁路、中哈边境口岸扩容等项目的快速推动标志着中亚国家集体“向东看”的战略转向,这对我国而言是重要的机遇,为我国在中亚地区扩展经济合作、加强人文交流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也借此机会,纷纷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联系,提升在中亚的存在,以对冲和削弱中国的影响力。 ” [1] 截至目前,已有八个国家和地区与中亚形成了“C5+1”形式的合作机制,各国在作为“欧亚核心区”的中亚地区竞合交往态势愈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