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07版
“一带一路”倡议下 西安鼓乐对丝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影响研究

  西安鼓乐起源于隋唐,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冰箱贴、文化衫、扇子等低附加值形态,难以支撑可持续传播。
  (四)受众层面面临的挑战​
  丝路沿线国家年轻群体受K-pop、欧美流行文化影响,与传统音乐的审美距离较大。西安鼓乐的传播内容往往侧重于历史价值和艺术特色,演奏以传统民族乐器为主,其音色、节奏和旋律体系对未接触过中国音乐的受众而言较为陌生,缺乏对现代审美需求的回应。西安鼓乐在丝路沿线国家的主要受众为文化学者、汉学爱好者及少数音乐专业人士,普通民众对西安鼓乐的认知仍停留在“仪式性鼓乐”层面,易与日本雅乐、韩国宗庙祭礼乐混淆。年轻受众更倾向于互动性强、形式新颖的文化体验,而传统鼓乐表演的仪式感和庄重性可能难以吸引其关注。此外,当前西安鼓乐的传播活动多为单向输出,缺乏对受众反馈的及时收集和分析。例如,传播者难以通过社交媒体、问卷调查等渠道了解外国受众的真实需求和改进建议,导致传播策略调整滞后,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促进西安鼓乐在丝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发展路径
  (一)打造西安鼓乐特色品牌,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我们要将西安鼓乐作为西安及丝路沿线旅游城市的文化名片进行推广。首先,通过举办西安鼓乐文化节、音乐、制作一系列关于西安鼓乐历史、艺术特色、演奏技艺等方面的短视频或图文,提升西安鼓乐作为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丝路沿线国家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结合西安鼓乐的文化特色。比如,作为大唐芙蓉园的文旅名片,西安鼓乐的代表——《鼓》的演出与景区游览(如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形成联动,吸引更多游客体验传统文化。其次,丰富旅游项目。通过开发以西安鼓乐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如“西安鼓乐探秘之旅”“‘千年雅韵·鼓乐长安’——西安鼓乐非遗文化深度体验之旅”“‘一带一路’文化体验游”等,将鼓乐表演、乐器制作、历史遗迹游览等融为一体;在西安及“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旅游景点、文化中心等地设置西安鼓乐互动体验区,游客可以亲自尝试着演奏鼓乐,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发以西安鼓乐为主要元素的文创产品,如鼓乐乐器模型、鼓乐乐谱复制品、鼓乐音乐盒、鼓乐盲盒、鼓乐演奏者的妆造(如高髻罗裙的仕女造型)等,并在各热门旅游景点、购物中心等地设立展销点,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开设“非遗学堂”,指导丝路沿线国家的游客前来体验击鼓、琵琶演奏,促进文化互鉴。
  (二)借助数字新媒体技术,扩大西安鼓乐的传播范围
  随着数字化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的发展,通过构建数字化多媒体平台,将西安鼓乐的文、图、声、像、器、具等多维度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实现储存的信息化、分类的专业化。首先,借助网络、电视、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利用互联网平台,如YouTube、 Bilibili等,定期举办西安鼓乐在线音乐会直播,将其传播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将西安鼓乐制作成DVD、CD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