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8版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助力基础教育建设,推动教育模式创新
  办为期一个月的“华为杯”科技节。这既是学生科学课程的学习实践,又是学校科技成果的展示亮相的机会,更是吸引了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前来开办科技路演助力科技节。
  2024年,高新一中第十二届“华为杯”校园科技节上,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的团队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高水平的科技节展演。
  西北工业大学航模队用精彩绝伦的航模表演展示了多样化的航模类型和精湛的航模飞行技术,每个节目都让师生大开眼界,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对航空科技的兴趣和热爱。
  哈尔滨工业大学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现场指导学生利用手持八木天线、移动电台和笔记本电脑组成的便携式卫星地面站,在阿斯图友谊号卫星从西安上空经过接收卫星遥测信号,进行遥测数据的监控。最终,在团队成员的指导下,同学们成功下载了卫星拍摄的查干湖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慧鱼创意组合模型队展示了团队在仿生设计和技术上的创新能力以及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深厚实力和创新能力。适用于野外侦察、设计灵感源自虎纹捕鸟蛛的仿生机器人“侦珠”以及在2024年珠海航展火爆全场的机器狗,一经现身就吸引了许多学生的关注。
  科技节期间,多学科参与以及各高校的科技展演既引导学生们主动关注科技动态,启发思维,更是学生们用知与行感悟科学魅力的一次实践。“ 依托学科开办科技节,地理学科参与最早,最开始科技活动就是从做地貌模型发展起来的。学生们通过制作地貌模型加深对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等地理知识的了解。后面其他学科慢慢地结合学科知识点与特点,创新设计了它们的展示内容,加入到科技节中。”副校长张清彦老师介绍道。
  高新一中积极响应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号召,强调“创新性”的生动实践,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发现、挖掘“创新点”,并且能够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在实践中加深理论认识。科技节上的科技创作展品从创作到介绍以及为展品拉票,学生全程参与。“不是简单的展览和展示,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一件科技作品从设计构思到展品展出、评估评价的全过程。 ”
  高新一中还为部分学生提供了“大学先修课”,邀请大学教师来授课,以及面向在职教师提供“重回大学培训” ,鼓励教师利用暑期两周时间去大学学习最前沿的学科知识。
 (二)文:文史教育
  在文化历史方面,高新一中与陕西考古博物院“院馆校”合作共建中学历史学习实践基地,定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学习活动等,通过馆校合作,带领学生回顾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感受中国考古历程的独特魅力,在学习历史中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在传承文明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新一中历史组教师利用暑期时间,组织带领学生在秦陵博物院开展文物考察活动,将历史课堂延伸到博物院,让学生们在认真聆听、与讲解员积极互动中将课堂上的历史知识和博物馆最新的研究成果碰撞交织、共同延展,在感知历史中体悟历史的生动与魅力。
  据介绍,在高中语文必修课中专门有学习中外话剧的要求。戏剧是舞台艺术,剧本是舞台表演的依据,阅读、欣赏优秀的剧本是一种美好的文学享受。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授课,高新一中组织学生通过舞台演出,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把握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从2026届开始,学生们首次将《茶馆》搬上大舞台,这是学生首次演出的一部完整话剧。为完整呈现这部经典话剧作品的精神内核,在学校年级组广泛动员下,包括演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