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下小学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 —以远东第二小学为例

远东二小总校长陈连锋和优秀学子合影
月,远东第二小学、枣园小学以“一长管多校”模式组建了远东二小市级“名校+”教育共同体。目前,学校本部西校区占地面积20378平方米,建筑面积19016平方米;本部东校区占地面积4415平方米,建筑面积2062平方米。全校有75个教学班,4043名学生。教师208名,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学历14人,本科学历153人,平均年龄39岁。其中三级三类骨干体系教师42人。学校于2020年、2021年、2023年连续荣获市级优秀“名校+”教育共同体称号。
陈连锋介绍说:“经过十余年思维教学实践的深耕积淀,‘启慧星’正式落户远东二小,标志着学校已经搭上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车。 ”
陈连锋于2016年调至远东二小担任校长,此前他是西安另一所小学校长。虽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校长,但陈连锋的眼光一直紧盯着思维教学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知识科学与工程中心主任黄荣怀,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育专家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赵国庆博士团队,全国思维发展型学校联盟熊雅雯秘书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胡卫平,还有武汉大学唐飞、南方科技大学武法提、吉首大学符雪娇等学者,以及陕西省和西安市教科院的马俊华、王菊蓉等专家学者的研究,甚至国际上具有前瞻意义的思维教学研究动态和成果,都是陈连锋关注的对象。案头上的中国教育思想文库系列从书《教育现代化的路径》(原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主编)、《改变思维》(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著)等,是他的日常读物,书页上留下了密密麻麻的圈点批注,字里行间都藏着他的思考。
《改变思维》认为当代最严重的流行病,许多人最大的问题,是思维不正常,思维缺乏逻辑。批判性思维、挑战权威、独立体验、敢冒风险,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个人、群体、社会、民族才会拥有的素质和能力。该书提到,当一个人或者社会缺乏批判性思维,惧于挑战权威,沉迷世俗利益,那么,一些低下的素质修养表现,如对独断权威、决定性思维的顽固迷信,思考和言行缺乏逻辑性,就会忽隐忽现。没有自由思维和独立精神的人,愿意做听从摆布、人云亦云的工具,具有可替代性,甚至奴性。有专家发现,人群中缺乏对量子思维认知的约占95% ,缺乏对形式逻辑认知的达90%,不知平面几何讲什么的占85%,缺乏形象思维约65%,缺乏科学精神占90% ,缺乏人文精神有50%,误认牛顿经典力学是普遍真理占75%,约有70%的人只读一种观点的书,40%的人丧失反思反省能力,30%的人害怕新体验、不愿学新东西。因此,陈连锋认为,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最重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是真正的力量。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需要进行系统性重构,教育数字化转型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陈连锋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在信息过载、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远东二小选择了“远二启慧星”,绝不是对技术的迷信和对技术的盲目崇尚,而是看重它对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