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成为缓解学生课业负担、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课后服务是学校从“补充性教育”逐步转向“高质量育人”的关键环节。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探索形成了“三阶段”实践路径,优化课后服务。第一阶段,以“课后服务研发内容课程化”为核心,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目标明确、结构清晰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破解内容零散化问题。第二阶段,探索“课后服务模式构建多元化”,通过家校社协同、跨学科融合等方式,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灵活性与适应性。第三阶段,推动“ 课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化” ,建立涵盖过程性、结果性及发展性指标的评价机制,形成“设计-实施-反馈-改进”闭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 双减”政策下课后服务的深化发展提供参考,助力教育生态优化与学生全面发展。
高水平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教育部于2017年颁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了要通过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1] 2021年,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课后服务。[2]
教育心理学指出,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质量。社会学理论强调,家校社协同参与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聚焦课后服务的实践路径与优化策略,学校在继续提供课后看护服务的基础上,以生为本,充分调研,整体布局,形成了“课后服务内容课程化”“课后服务模式多元化”“课后服务评价体系化”的“三阶段”教育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第一阶段:课后服务内容课程化
( 一)课后服务定位:学业辅导和教育的延伸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对课后服务功能的定位不仅仅是看护学生,而是定位为学业辅导和教育的延伸。如何充分保障这个功能定位?那就是课后服务内容课程化。
远东第二小学有75个班级,4043名学生。学校以“微光教育”为教育哲学,培养“尚德·善思·乐行·和美”少年。微光教育的理念是每一位师生员工都是一束微光,每一束都有每一束的精彩,每一束都有每一束的价值。秉承“微光教育”办学理念,学校确立了“让每一个生命+熠熠生辉”的课程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类型和优势领域,课程设置应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基于这一理论,学校高度融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资源,构建了“微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