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成,回家之后相应地能够进行阅读、运动或是与家人交流。周四社团活动异彩纷呈,孩子特别喜欢她参加的创意手工画社团,兴趣很大,收获也很多。 ”
第三阶段:课后服务评价体系化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强调,要通过多方参与,并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在持续改进中优化服务质量。学校重视多方评价,每个月、每学期定期通过访谈、问卷形式及时收集、分析各方意见,开展全方位综合评价,为学生、家长和教师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4]
从学生角度,学校每学期会组织线下调研,问询学生“本学期,你都上了哪些社团?你喜欢吗?为什么?”“下学期,你期望开设哪些社团?”等问题。关注课后服务是否能满足孩子们的学习和兴趣发展需求。如果学生觉得课后服务内容丰富有趣、教师指导耐心,那说明课程满足学生的要求。如果连续一学年某课程均为学生不喜欢,下一学年就调整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
从家长角度,学校利用家长会和问卷星,调研课后服务是否有助于孩子学习进步和素质提升。家长的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能为学校发展提供真实帮助。比如,很多家长提到“家长讲师进课堂”的建议,学校极大促成此类课堂。从“家长申请-撰写课程纲要-走进教室上课-反馈总结”。家长讲师进课堂授课极大丰富了课程内容,医学类、科技类等课程弥补了学校部分课程资源。
从教师以及学校角度,学校部门更多反思课后服务整个课程体系是否完整,课后服务管理是否有盲区?是否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每位授课教师在期末最后两周展示课后服务成果,家长代表参与观摩与反馈。学校陆续组织部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新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群体教师进行研讨交流,给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
结语
“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要求课后服务从“量”的覆盖转向“质”的突破。通过调研,95.6%的学生自愿积极参加课后服务,98.9%的家长评价“优秀”。近两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1553人次,更多学生也发现了自己的特长与发展潜能。近两年,远东二小迎接近500位省内外校长、教师到校观摩学习。学校课后服务多元模式陆续在“人民日报”“西安教育电视台”“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宣传。
学校实践探索的“课程化-多元化-体系化”三阶段推进策略,体现了从内容设计到模式创新、再到质量保障的系统性逻辑。课程化研发夯实了服务根基,多元化模式拓宽了育人路径,而体系化评价则为持续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三者的协同作用,不仅有效缓解学生课业压力,更能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与核心素养提升。学校将继续借助社会资源、家长资源,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实现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将课后服务这项民生工程办好,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703/t20170304_298204.html.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3]张文超.学校课后服务实施的理念倾向与改进路向[J].教学与管理,2021(20):7-10.
[4]李强.学校课后服务多元化模式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参考,2023(3):23-29.
作者简介
陈连锋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办学规划
王华娟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曹 婷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副校长,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课堂效能与教师发展
赵 智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副校长,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德育体系与学生成长
第三阶段:课后服务评价体系化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强调,要通过多方参与,并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在持续改进中优化服务质量。学校重视多方评价,每个月、每学期定期通过访谈、问卷形式及时收集、分析各方意见,开展全方位综合评价,为学生、家长和教师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4]
从学生角度,学校每学期会组织线下调研,问询学生“本学期,你都上了哪些社团?你喜欢吗?为什么?”“下学期,你期望开设哪些社团?”等问题。关注课后服务是否能满足孩子们的学习和兴趣发展需求。如果学生觉得课后服务内容丰富有趣、教师指导耐心,那说明课程满足学生的要求。如果连续一学年某课程均为学生不喜欢,下一学年就调整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
从家长角度,学校利用家长会和问卷星,调研课后服务是否有助于孩子学习进步和素质提升。家长的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能为学校发展提供真实帮助。比如,很多家长提到“家长讲师进课堂”的建议,学校极大促成此类课堂。从“家长申请-撰写课程纲要-走进教室上课-反馈总结”。家长讲师进课堂授课极大丰富了课程内容,医学类、科技类等课程弥补了学校部分课程资源。
从教师以及学校角度,学校部门更多反思课后服务整个课程体系是否完整,课后服务管理是否有盲区?是否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每位授课教师在期末最后两周展示课后服务成果,家长代表参与观摩与反馈。学校陆续组织部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新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群体教师进行研讨交流,给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
结语
“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要求课后服务从“量”的覆盖转向“质”的突破。通过调研,95.6%的学生自愿积极参加课后服务,98.9%的家长评价“优秀”。近两年,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1553人次,更多学生也发现了自己的特长与发展潜能。近两年,远东二小迎接近500位省内外校长、教师到校观摩学习。学校课后服务多元模式陆续在“人民日报”“西安教育电视台”“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报道宣传。
学校实践探索的“课程化-多元化-体系化”三阶段推进策略,体现了从内容设计到模式创新、再到质量保障的系统性逻辑。课程化研发夯实了服务根基,多元化模式拓宽了育人路径,而体系化评价则为持续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三者的协同作用,不仅有效缓解学生课业压力,更能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与核心素养提升。学校将继续借助社会资源、家长资源,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实现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将课后服务这项民生工程办好,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703/t20170304_298204.html.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
[3]张文超.学校课后服务实施的理念倾向与改进路向[J].教学与管理,2021(20):7-10.
[4]李强.学校课后服务多元化模式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参考,2023(3):23-29.
作者简介
陈连锋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办学规划
王华娟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曹 婷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副校长,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课堂效能与教师发展
赵 智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副校长,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德育体系与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