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2版
探析“双减”政策实施的 积极实践与协同治理之道— —基于西安市莲湖区中学教师的实践视角

  中学举行田径运动会
某初三教师所说:“既要保证中考考点全覆盖,又要减轻学生负担;既要设计趣味社团,又要缓解家长对成绩的焦虑——这虽然有挑战,但也是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动力。 ”这种积极的实践态度,为政策的有效实施注入了强大活力。
  中学教育场景下的政策实施与积极探索
 (一)作业管理:在“减量提质”与中考导向中寻求平衡1、分层设计的积极尝试
  政策要求初中书面作业合理控制时长,莲湖区中学教师虽然承担着多个班级的教学任务,批改作业量较大,但仍在努力探索分层作业设计。许多教师表示,理想状态是设计基础题、提升题、挑战题三级作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研究教材和学生,不断优化作业内容。虽然目前部分作业仍沿用现成题库,但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设计,让作业更具针对性。
  2、作业形式创新的不懈努力
  很多学校积极探索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跨学科综合性作业,鼓励老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出现了“作业超市”“实践式作业”“弹性作业”等多种作业创新形式。多样化的作业内容和形式旨在打破传统作业的桎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例如,历史学科的分层作业,基础层为完成时间轴梳理,提升层为撰写史料辨析短文,拓展层为设计“假如我是唐朝官员”情景模拟;数学学科的分层作业,基础层巩固公式应用,提升层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如家庭装修面积计算),拓展层探究数学史案例。
  3、作业监管的合理调整
  各学校相继调整了作业监管的制度,从布置、批改、评优,到监督和处理投诉,每个环节都有明确规定,由区里、学校和年级一起分层管理。还制定了《作业管理实施方案》和《作业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学生写作业的总量和用时,确保不超过“双减”的要求。相关部门会定期检查,督促学校和老师及时调整作业安排,保证管理能落到实处。区教育局还建立了“作业五级督导”机制 , 就是[6 ]为了把作业管理和监督抓得更紧,让“双减”政策真正起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老师们都很配合检查,还会经常思考如何让作业更适合学生。老师们会根据检查时提出的意见,合理调整作业安排,实实在在帮学生减轻负担。
  (二)课堂教学:在“提质提效”与“应试要求”中协同发展
  1、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构建闭环管理机制
  定期召开减负提质质量推进会,从中考、学考、体育检测、学生成长等多维度分析教学质量,共谋提质措施。打造“科学管理-规范常规-教研引领”闭环,通过常态化推门听课、诊断点评及精品案例打造,持续优化课堂教学。构建“1234”教研指导体系,开展教师培训和教研指导,助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