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双减”政策实施的 积极实践与协同治理之道— —基于西安市莲湖区中学教师的实践视角

莲湖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2、创新课堂模式,注重效率与素养培养
推广多样化高效的课堂模式,像庆安初中的“思维课堂”、益新中学的“人本课堂”、31中的“目标课堂” 、远东第一中学的“345卓越课堂”,这些课堂的核心都是以学生为本。教师在授课时,引导学生一起讨论、通过问题引领,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科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些学校还试着把不同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教,搞“项目式学习”模式,评价课程的方式也更多样、更全面,让教学能挖得更深、教得更透。
3、优化评价方式,推动全面发展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积极对考试形式进行改革。例如,针对一、二年级学生,已拟定采用游艺性的测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考试那种单一的评价模式,而是更着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量。
4、依托资源融合,促进均衡优质发展
深化“三名+”工程和“名校+”融合,通过名校、名师辐射带动,提升区域内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缩小校际差距。
(三)课后服务:在“全员参与”与“品质确保”中提升水平
1、师资短缺下的积极应对
莲湖区中学课后服务参与率较高 ,对师资和课程设置提出了较高要求。由于音体美专职教师存在一定缺口,部分主科教师仍需要兼任社团指导工作,面对专业外的工作任务,老师们毫无怨言,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指导能力。某中学语文教师同时承担着“文学社”“书法社”“中考作文辅导”三项任务,他表示:“虽然自己在书法方面不是专业的,但我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尽我所能给学生提供指导,看到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有所收获,我就很满足。”在教师们的努力下,社团活动的质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2、考核评价体系的优化[2]
优化考核评价,实施教育综合发展性评价。在“双减”政策推动下,各学校相继优化日常考核评价机制,年度评优优先考虑作业减负成效优良、参与课后服务贡献突出的教职工。个别学校还探索开展学生学业负担监测,建立以课堂学习质量指数、作业指数、睡眠指数、学习压力指数、运动健康指数、近视率、劳动实践指数等为主要监测点的指标体系。
3、安全责任和活动创新两头兼顾
课后服务涉及学生接送、户外活动等环节,安全责任重大。学校和老师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在积极想办法开展新活动。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盯紧活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虽然组织户外活动时难免有点担心,但通过仔细安排和准备,许多学校都成功举办了各种的活动,让学生们劳逸结合,有效提升综合素质。
(四)家校协同:在家校认知差异与责任边界中构建和谐关系
1、老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的逐步融合莲湖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做了不少工作,虽然有些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