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4版
广西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 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策略研究
  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广西民办高校紧密对接东盟产业升级需求,积极探索国际化校企合作新路径。以南宁学院为例,近三年来该校积极对接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对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交通类专业的办学优势,与泰国多所职业院校就联合培养轨道交通专业人才达成共识;同时与泰国班派工业社区教育学院在2024年东盟博览会活动上签订产学研合作谅解备忘录、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专业留学生培养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泰国高校学生来华交流学习。“南宁(东盟)绿色环保技术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由南宁学院与国内企业、马来西亚伊克拉姆有限公司共建,紧密围绕东盟国家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在土建类“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新工法”方面开展科技攻关。
  (二)留学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大
  随着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的深化,广西各民办高校依托自身应用型学科特色,积极开展招收国际学生备案工作,推进东盟学生来桂交流学习,广西民办高校的国际生源吸引力逐步提升。 2024年,全区民办高校在读国
  [1]际学生超过5200人,较2020年增长65% ,其中东盟国家生源占比88% ,越南、泰国、柬埔寨位列前三。据广西各高校年度质量报告显示,广西外国语学院作为广西民办高校留学生教育的龙头,2024年国际学生规模达1800人,涵盖12个专业,学历生占比从2020年的35%提升至2024年的58% , 本科以上层次学生占比首次突破50%。2024年,南宁学院首次面向东盟国家高校推出研学项目,吸引来自泰国、越南等国的42名师生到校开展研学活动。广西华侨学校依托“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项目,2024年招收230名东盟华裔留学生,92%的学生通过HSK(汉语水平考试)五级,85%进入国内“双一流”高校深造。桂林学院通过“国际中文教育奖学金”计划,2024年新增柬埔寨、老挝学历生120人,实现东盟十国生源全覆盖。
  (三)师资国际化建设初见成效
  在师资建设方面,通过“引育并举”策略,广西民办高校[2]师资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据广西民办高校教师发展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区民办高校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的教师达48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8%,较2020年增长110% ;外籍教师数量突破150人,主要集中在语言类和商科类专业。2023年以来,南宁学院选派35名教职工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修班,拓宽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模式;支持教师赴中国澳门、德国、泰国培训学习;组织师生参加202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广西外国语学院实施“ 东盟语教师海外研修计划”,近三年选派217名教师赴东盟国家攻读博士或访学,东盟语专业教师100%具备海外经历,并组建“双语教学团队”开展全英文课程建设。桂林学院通过“银龄教师支持计划”引进12名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退休教授, 2024年开设“国际化教学工作坊”26场,培训教师300余人次。南宁理工学院设立“教师国际交流专项基金”,2024年资助56名教师赴海外参加学术会议,教师发表SSCI/SCI论文数量同比增长40% 。广西民办高校在开展师资引进和专任教师出国培训的同时,还积极举办东盟国家专家讲学、开展国际教学研讨会,促进本校教师掌握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师的国际课程建设能力。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办高校教师的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
  (四)课程国际化改革稳步推进
  广西民办高校以区域特色为导向,努力推进课程国际化开发。全区民办高校建设了一批国际化课程,包括全英文课程和双语课程,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课程群。 [3]在语言课程方面,广西外国语学院、南宁学院等民办高校将泰语、越南语等东盟语言课程作为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在专业课程方面,融入区域特色内容,与国际行业标准接轨。在课程国际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