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0版
中西部欠发达农村 学前教育质量的家长满意度调查
  
最低,满意度得分为3.76;核心期望维度的学前教育质量包括读写算知识和技能特长的学习两个指标,其家长满意度较高,满意度得分为3.89;发展期望维度是学前教育质量包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幼儿发展结果两个指标,其家长满意度较低,满意度得分为3.80。
  讨论
 (一)家长满意度和学前教育质量的关系
  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现实影响着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满意度,如师资水平滞后是当前欠发达农村学前教育质量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投射到家长满意度上的表现是家长对师资质量的满意度得分最低;欠发达农村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尚未建立,幼儿园用于日常运作的资金缺乏持久保障导致园舍条件配备陈旧,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不能满足家长对规范安全环境的基本需求,投射到家长满意度上的表现为家长对园所条件满意度的偏低;国家通过学前教育发展三期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解决“入园难”问题,欠发达农村实行“幼教入村”,并辅以多种形式的非正规学前教育方式促进偏远牧区和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适龄幼儿对学前教育的可获取程度大幅度提高,投射到家长满意度的表现为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首要需求得到满足,幼儿入园机会的增加消除了欠发达农村家长外出劳作和打工的后顾之忧,因此对生活照顾和入园便利性的满意度最高。综上,当前欠发达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现状客观影响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满意度。
  反之,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得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学前教育质量的供给对家长学前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随着国家近年来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完成的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推动下,乡镇和农村大批幼儿园建立起来,基本上实现了相邻大村联合办园和幼教点入小村的“一村一园”的格局。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四通”覆盖面不断扩大,公路“村村通”的变化提高了幼儿接送的便利性。乡村园所充分考虑到家长劳作的时间,作息并未严格按照一日生活制度,相对灵活,因此家长对便利性的满意度最高。尽管国家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多次宣传治理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但随着应试压力的日益下移,贫困地区家长对于子女超前教育的愿望迫切,观念更新困难,导致幼儿园对“读写算知识”和“艺术特长”的训练持默许态度,甚至某些公办幼儿园为了和民办幼儿抢夺生源,对家长的不合理需求主动迎合,因此家长对“读写算知识”和“艺术技能”的满意度较高。
  (二)学前教育质量是家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1、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价值判断影响其满意度水平
  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满意度源自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供给对自身质量需求满足程度的评价,这个价值判断的科学性程度受到家长的学前教育质量观念的制约。目前,诸如幼儿园园舍条件、便利性、对幼儿生活照顾以及师资水平等质量指标是家长能够显而易见的,通过与幼儿园的信息交流和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能够感知和正确判断的。但是,并非学前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