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欠发达农村 学前教育质量的家长满意度调查
3.84± 0.32(总分为5分),处于“一般满意”到“比较满意”之间。欠发达农村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各个维度的满意度得分均值多数处于3分到4分之间,各个质量维度的满意度不均衡。在国家连续实施的三期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推动下,中西部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幼儿园数量增多,且“一村一园”的目标逐步实现,相比之前孩子无园可上的情形,当下家庭最迫切的学前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家长对子女所上幼儿园的便利性满意度高。欠发达农村增多的园所面临“ 有园无师”或“师如流水”的窘境,家长不放心把孩子交到频繁更换的陌生幼儿教师手上,家庭关于幼儿长远发展的潜在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对师资质量的满意度低。可见,欠发达农村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主观满意度能够体现学前教育质量的客观事实。
(二)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满意度体现了质量供给对家庭需求的满足状况
家长是学前教育质量重要的相关利益者,为防止中西部欠发达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供需错位,幼儿家长的满意度是探究欠发达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需求和供给关系的重要视点。然而,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需求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家长的合理需求若得到满足,其满意度高,说明幼儿园提供了规范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家长的合理需求若未能得到满足,其满意度低,反映的学前教育质量欠佳,因此需要重点保障。如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幼教师资质量和园所条件的满意度最低,这反映了现实的师资质量和园所条件质量不高的问题,需要精准地进行保障;再如家长对便利性和生活照顾的满意度最高,说明当下中西部欠发达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供给能够满足家长的首要需求,欠发达农村适龄幼儿的“ 入园难”问题目前不是主要困境,应将学前教育发展的有限资源和力量精准地聚焦于提供有质量的一日生活。
(三)科学引导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价值判断有利于精准保障学前教育质量
家庭是对有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侧,同时,家长也是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的推动者和督促者。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价值判断,一方面能通过择园行为的市场效应影响部分幼儿园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与幼儿园的日常交流对幼儿园的质量进行督促,是欠发达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供需的重要调节力量。如果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价值判断合理,符合3-6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求,家庭就会选择教育理念科学和保教行为适宜的幼儿园,并在家园合作中通过不满意评价的表达,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更符合自身的合理需求,客观上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倘若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价值判断偏离了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求,家庭就会选择与之不合理需求相适应的幼儿园,如希望幼儿超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功利型家长会选择进行“小学化”教育的民办幼儿园而排斥主张课程游戏化的公办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某些幼儿园迎合家长不合理需求而通过开办兴趣班、特长班谋取私利的幼儿园的发展势头,加剧欠发达农村家庭对有质量学前教育认识的信息不对称,形成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恶性循环,阻碍欠发达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张永琴,白洁,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纾解[J].学前教育研究,2024(6):1-13.
[2]宛美玲.三孩生育政策下上海市S区2-6岁公共托幼服务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3.
[3]洪秀敏,朱文婷,魏若玉.国际托幼机构质量评估的价值取向与启示——基于六国评估指标体系的可视化图谱分析[J].教育研究,2019(6):95-104.
[4]邵小佩,樊静雨.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以2009~ 2019年为例[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0(11):11-16.
[5]张娜.公众对区域基础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市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2(8):22-25.
[6]望海军,汪涛.顾客参与、感知控制与顾客满意度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07(3):48-54.
[7]胡平,秦惠民.择校意愿的心理机制——义务教育服务满意度模型与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4):118-132,187.
作者简介
黎 玲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二)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满意度体现了质量供给对家庭需求的满足状况
家长是学前教育质量重要的相关利益者,为防止中西部欠发达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供需错位,幼儿家长的满意度是探究欠发达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需求和供给关系的重要视点。然而,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需求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家长的合理需求若得到满足,其满意度高,说明幼儿园提供了规范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服务;家长的合理需求若未能得到满足,其满意度低,反映的学前教育质量欠佳,因此需要重点保障。如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幼教师资质量和园所条件的满意度最低,这反映了现实的师资质量和园所条件质量不高的问题,需要精准地进行保障;再如家长对便利性和生活照顾的满意度最高,说明当下中西部欠发达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供给能够满足家长的首要需求,欠发达农村适龄幼儿的“ 入园难”问题目前不是主要困境,应将学前教育发展的有限资源和力量精准地聚焦于提供有质量的一日生活。
(三)科学引导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价值判断有利于精准保障学前教育质量
家庭是对有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侧,同时,家长也是学前教育质量保障的推动者和督促者。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价值判断,一方面能通过择园行为的市场效应影响部分幼儿园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与幼儿园的日常交流对幼儿园的质量进行督促,是欠发达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供需的重要调节力量。如果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价值判断合理,符合3-6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求,家庭就会选择教育理念科学和保教行为适宜的幼儿园,并在家园合作中通过不满意评价的表达,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更符合自身的合理需求,客观上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倘若家长对学前教育质量的价值判断偏离了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求,家庭就会选择与之不合理需求相适应的幼儿园,如希望幼儿超前学习小学知识的功利型家长会选择进行“小学化”教育的民办幼儿园而排斥主张课程游戏化的公办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某些幼儿园迎合家长不合理需求而通过开办兴趣班、特长班谋取私利的幼儿园的发展势头,加剧欠发达农村家庭对有质量学前教育认识的信息不对称,形成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恶性循环,阻碍欠发达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程秀兰,张永琴,白洁,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纾解[J].学前教育研究,2024(6):1-13.
[2]宛美玲.三孩生育政策下上海市S区2-6岁公共托幼服务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3.
[3]洪秀敏,朱文婷,魏若玉.国际托幼机构质量评估的价值取向与启示——基于六国评估指标体系的可视化图谱分析[J].教育研究,2019(6):95-104.
[4]邵小佩,樊静雨.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以2009~ 2019年为例[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0(11):11-16.
[5]张娜.公众对区域基础教育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市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2(8):22-25.
[6]望海军,汪涛.顾客参与、感知控制与顾客满意度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07(3):48-54.
[7]胡平,秦惠民.择校意愿的心理机制——义务教育服务满意度模型与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4):118-132,187.
作者简介
黎 玲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