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9版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
  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培养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习惯,塑造完善的网络道德人格。第一,积极提升大学生对理性理念的认知,引导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保持理性,倡导大学生不跟风、不传谣,尊重他人不同声音,拒绝网络暴力,自觉维护网络空间的和谐与秩序。第二,将网络道德教育融入育人体系、融入大思想课,提升德育的亲和力和育人成效;开展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班会、讲座、倡议等校园活动,丰富网络道德培养路径。第三,把与时俱进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和自媒体技术相融合,教案内容要积极利用自媒体更新教学案例。第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与监测,依托教育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动态分析与会商指导信息化平台”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COLLEGE STUDENTS MENTALHEA LTH SCREENING SCALE) , 提升心理咨询的广泛性和精准度,对不同测评结果的学生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三)强化理性构建,提高价值选择能力
  构建大学生交往理性,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筛选、理解和评估各类网络信息,培育思辨精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以理性角度分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背离主流文化的信息 。第一,引导大学[4]生从文化传承角度提升信息判断能力,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文化传承的中流砥柱,应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家国情怀,避免因文化误解误读引发舆情风险。引导大学生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提高价值选择能力。倡导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筛选评估,自觉抵御不良思潮的侵蚀。第二,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短视频制作、新媒体传播等课程,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媒体传播规律与技术逻辑。例如,陕西某高校在《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新形态教材编制中,融入社会热点案例、自媒体传播典型案例、人工智能前沿发展等案例,既提升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还强化了大学生自媒体信息判断能力,提高了自媒体信息冲击免疫力和应对能力。第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自媒体公益推广、科普宣传等公益活动,主动传播正能量,提升自媒体价值选择能力。
  (四)强化主体意识,促进全面发展
  自媒体是网络活动的平台,是沟通与表达的桥梁,引导大学生以自我发展为目标,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第一,增强自媒体活动主体意识,提升主动思考能力,建构对网络活动的高阶认识。自媒体活动不是简单的信息交换和内容分享,更是活动主体之间通过自媒体达成共识的过程。通过自媒体活动理性地建构,积极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培养理性思维,为其全面发展指引正确方向。第二,学校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增强使命担当;通过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拓展社交圈层,提升自我价值认知。第三,建立家校沟通平台,积极为家长普及自媒体知识,并提供必要的个性化指导,减少家庭环境中非理性信息对学生的影响。鼓励家长多了解子女的想法和需求,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尊重大学生意见和选择,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连接。第四,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时间管理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颖,宋静.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分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3(8):39-49.
  [2]张蕊娜.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诚信行为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23(4):32-37,45.
  [3]张磊,段明月,冯占磊.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J].传播与版权,2023(23):76-78,82.
  [4]易倩倩,王培,刘禹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J].中国报业,2024(4):226-227.
  作者简介
  李广宇 陕西开放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卫 洁 陕西开放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