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81版
“二十四节气”文化 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文/郭婷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可以丰富幼儿的文化认知和情感体验,让幼儿在亲近自然、探索科学中培育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启蒙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培育家国情怀。本文简述了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强调了其作为教育资源的重要性,提出了将“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园本课程的实践路径。

  西安市新城区朝阳幼儿园因毗邻古城墙朝阳门而得名,始建于2013年9月,现为陕西省示范幼儿园、陕西省幼儿园文化建设示范基地。自建园始,幼儿园就在古朴厚重与日新月异中,以“继承传统文化,打造朝阳乐园”为目标,努力构建以“德、智、礼、爱、文、趣、美”为愿景的“七色光——启智蒙学浸润”园本课程体系,培养“健康快乐、乐学好问、文明礼貌、知恩友爱的中国小乐童” 。
  “二十四节气”(以下简称“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将节气这一上古农耕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对挖掘节气文化价值内涵、激发节气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增强师幼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寻节气文化中蕴含的学前教育价值
  节气文化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向幼儿介绍反映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而将节气文化中的科学知识、风俗风貌、人文情感和节气本身的参与性与实践性,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让他们感受、了解、体验节气文化,目标既能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好奇与热爱、对人文生活的浸染与渴求、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与自豪,使幼儿既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又能启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