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82版
“二十四节气”文化 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秋分、白露节气,学生们采桂花酿蜜。
智、润养心灵,促进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一)顺应自然,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节气文化强调顺应自然、尊重生命,这与幼儿教育的理念相契合。在节气时开展相应的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例如,春分时节,让幼儿了解一年四季之中,春季的自然规律和气候变化,学会根据自然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为生长旺盛期的到来打好基础。这样既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成长,又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调节能力。
  (二)传承文化,培养幼儿爱国情怀
  节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例如,在春分节气到来之际,组织幼儿进行“竖蛋”游戏,以传统游戏的形式,探寻春分的现象,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清明节时,开展缅怀革命先辈活动,以手工、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对国家英雄的敬意;在冬至时节,组织幼儿进行包饺子、品尝饺子的活动,让幼儿在习得劳动技能、品尝劳动果实的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中浓浓的温情。通过选择节气文化中贴近幼儿生活经验、适宜幼儿探索发现的宝贵内容,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让爱国情、民族魂从小扎根在幼儿心中。
  (三)启迪智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节气文化之中与自然万物相契合的哲理和智慧比比皆是。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在幼儿一日活动的过渡环节和碎片时间中,通过游戏、故事等符合幼儿年龄和学习特点的方式,传递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发,收获经验。同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各种有趣的传统文化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深度参与中充分感受节气文化的魅力。比如,惊蛰前后,带上小铲子和放大镜到户外找寻昆虫活动的痕迹,让孩子们去探索发现自然的奥秘;谷雨时节,泡一杯谷雨茶,与孩子们一起体验、了解茶艺礼节背后蕴含的为人之理;清明节蹴鞠,孩子们既了解了足球运动的起源,又通过游戏了解蹴鞠祈求一年的好运与平安的美好寓意,同时锻炼身体。冬至与夏至,通过“立竿见影”的测量游戏,验证古人的智慧,培养幼儿对天文、地理、数学的兴趣。
   提炼节气文化之于幼儿的教育价值
  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习俗。如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气温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