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破解路径
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是教师难以主动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讨论式”“ 互动式”教学方法来学习和讲解,或可以邀请思想政治理论专家和领导干部做“专题式”教学等,抑或通过在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微信公众号、微信短视频、慕课、QQ在线课堂等网络平台推送精品文章、精品思想政治教育微课来满足学生对高校思政课学习的需要[6]。二是教师运用新媒体的教学方法能力不足。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各种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 95后”“00后”的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一时间还难以充分掌握慕课、微课、在线课程、智慧课堂等新技术的多样性学习方法 , [ 7] 而网络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对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又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网络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性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也构成了严峻挑战;三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既难以主动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活动中,也难以把每一节课作为人生的一次历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来 。 [ 8 ] 因此,目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很不匹配。
(三)缺乏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评价往往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运用其他学科知识来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识,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亦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学方法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标准的设定不是严格按照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律进行的,而是人为设定简单、随意性较强的评价标准。对教学目标而言,其自身存在着概括性和非具体性的特点,难以精准测量有没有圆满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效果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来评价,故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的科学性、精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教学方法的评价内容过于狭窄,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对教学方法进行评价时往往只看教师运用该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而忽视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考察。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助于增进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还肩负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新青年的重任[9], 因此,大学生审美、情感、情绪、行为表现等都应该是教学方法评价的应有之义 。[ 10] 三是教学方法的评价形式重结果轻过程。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三全育人”,强调全程育人,而“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明显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思想不契合,“重结果”最后异化为看重学生最终考试的成绩,忽略了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获取知识和成长多样化路径的影响。四是教学方法的评价与考核不匹配。目前,在高校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制度的设计中,对教学方法指标设计的权重很低,正向激励力度不够,致使教师积极、主动改进教学方法的热情不高。因此,如果能在年终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考核中加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权重,就能更好地激发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和应用的热情,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破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可行路径
摆脱高校思政课面临的困境,需要重新建立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体系,努力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一)建立适应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发展规律的方法体系
1、 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手段
落实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师
(三)缺乏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评价往往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运用其他学科知识来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识,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亦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一是教学方法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标准的设定不是严格按照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律进行的,而是人为设定简单、随意性较强的评价标准。对教学目标而言,其自身存在着概括性和非具体性的特点,难以精准测量有没有圆满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效果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来评价,故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的科学性、精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教学方法的评价内容过于狭窄,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对教学方法进行评价时往往只看教师运用该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而忽视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考察。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助于增进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还肩负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新青年的重任[9], 因此,大学生审美、情感、情绪、行为表现等都应该是教学方法评价的应有之义 。[ 10] 三是教学方法的评价形式重结果轻过程。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三全育人”,强调全程育人,而“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明显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思想不契合,“重结果”最后异化为看重学生最终考试的成绩,忽略了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获取知识和成长多样化路径的影响。四是教学方法的评价与考核不匹配。目前,在高校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制度的设计中,对教学方法指标设计的权重很低,正向激励力度不够,致使教师积极、主动改进教学方法的热情不高。因此,如果能在年终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考核中加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权重,就能更好地激发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和应用的热情,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破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可行路径
摆脱高校思政课面临的困境,需要重新建立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体系,努力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一)建立适应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发展规律的方法体系
1、 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手段
落实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