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94版
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破解路径
  更加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要求紧密对接社会热点、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实际,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等鲜活案例,同时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比重,确保教学内容既扎根理论沃土,又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效果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获得感与成长度,不仅关注知识掌握程度,更将学生的价值认同、情感共鸣、实践行动力作为核心指标,通过课堂反馈、社会实践报告、志愿服务表现等多维度评估,衡量思政课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实际成效。这些评价标准的实施,大大激发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参与学校以及校外组织的教学竞赛,使高校思政课教学由满堂灌、枯燥无味,变成了生动形象、学生喜爱的课程。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2] 。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问题,就是为了探究其现实问题,并找出解决对策,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为政府决策和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有益参考。其中,建立符合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律的方法,是从学科内部规律的维度而言,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从外部环境的维度而言。而建立健全方法评价体系是从稳定性、长效性而言。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三维科学路径 。[23]
  参考文献
  [1]石云霞.“两课”教学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389.
  [2]李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1-237.
  [3]郑德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及创新的探讨[J].理论观察,2019(11):56-58.
  [4]佘双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9-15.
  [5]牛田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模式比较分析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1):91-95.
  [6]马广水,王岳喜,李敏.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157-159.
  [7]朱唯星,陶磊.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样态、问题及治理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5,(4):57-60.
  [8]舒永久,李林玲.试论整体性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问题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5):117-120.
  [9]杨晓伟.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入心”路径探析——以高校“概论”课为个案[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3):70-76.
  [10]赵莉娜.民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困境与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7,27(10):81-83.
  [1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12]舒永久,李林玲.试论整体性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问题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5):117-120.
  [13]金施慧.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 2018(3):54-57.
  [14]管晓婧.思政课运用案例素材的学理省思与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5,(1):75-80.
  [15]岳静.优化高校思政课访谈式教学法的理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50-53.
  [16]金丽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103-106.
  [17]廖军和.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问题与实施路径——基于“大中小学一体化”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24,(9):5-12.
  [18]李丹,徐晓风.“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5,43(03):138-144.
  [19]刘亚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成就、问题和提升路径[J].高校辅导员,2019,(3):37-42.
  [20]邓验,贺茶湘.高校思政课有效教学:要素构成、问题剖析与完善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3,(6):52-63.
  [2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001).
  [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
  [23]盖逸馨,毛鸿浩.坚持问题导向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25,(2):40-44.
  作者简介
  周芷帆 合肥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延安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
  周裕钧 合肥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徽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方 冉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应用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张中伟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