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红色资源融合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 《中国金融史》教学改革研究

人领导陕西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有效地利用这些革命先辈遗留的红色遗址,不仅能够传承红色基因,还能促进陕西红色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提升地方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融合陕西红色资源《中国金融史》课程教育价值
《中国金融史》是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涉及货币、金融思想与信用机构等重要内容的发展历程,课程致力于引导学生运用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发展历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研究基于陕西红色资源整合思政与专业教育的《中国金融史》混合式教学改革,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第一,有助于提升《中国金融史》课程的教学效果。传统上,《中国金融史》等偏重历史的课程教学侧重于理论讲授,让学生对其具有“枯燥”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本课程借助历史事实与实例,融合陕西红色资源与专题教学,提升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及红色金融在陕的实践案例,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增强《中国金融史》课程趣味性和叙事性。
第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 ” 将陕西红色资源融入《中国金融史》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陕西红色资源作为珍贵的教育资产,将其融入《中国金融史》的专题教学中,对于增强国家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中国金融史》通过“学习通”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科技和平台的优势,加强课堂上的合作与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究,力求达到《中国金融史》高效的教学效果。
第四,有助于丰富《中国金融史》的教学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西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革命历程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至今仍闪耀着光芒。陕西红色资源承载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了革命中形成的高尚精神品质。在《中国金融史》的教学中,陕西红色资源可以作为理论教学的生动案例,以此来扩展教学内容。
融合陕西红色资源《中国金融史》课程总体设计
《 中国金融史》课程结合红色资源,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重目标。通过红色资源的融合、金融服务于民、金融贡献于国三个维度,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改革的具体内容涵盖五个方面:明确教学目标、重构实践教学、开发教学案例、转变教学模式与混合式教学方法,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详见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