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舟楫处,黄河古渡口
刘家峡水库
千年古渡是黄河的一个个重要节点,人类迁徙与贸易的廊道,承载着几千年来黄河历史文化与民族发展史。积石古渡亦名临津渡,是黄河上游西进新疆、南入西藏的重要渡口,在古渡周围居住着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千百年来积石古渡舟楫穿梭、筏影晃动, 2023年,新建的大河家黄河大桥落成通车,为甘青地区发展和民族区域巨变注入活力。晋陕黄河大峡谷末端是龙门渡口,紧贴在崖壁外侧的黄河左岸是北魏时开凿的大梯子崖,其上修筑有倚梯城,今日黄河大桥横跨两岸,大河之上气象万千。孟津曾是周武王会盟诸侯之处,如今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矗立其上。千年古渡历经沧桑变化,镌刻着往昔历史记忆,更昭示着中华文明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黄河浪涛里奔流着千年中华文明的基因,千年古渡上蕴藏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密码。《尚书·禹贡》中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 [1]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河流的哺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天然的资源与屏障,为人们提供水资源和交通方式,也促进人类繁衍与交流,形成民族文化认同。千年古渡是黄河的一个个重要节点,人类迁徙与贸易的廊道,承载着几千年来黄河历史文化与民族发展史。
积石古渡与多民族聚居地
黄河上遗留下了大量的古渡口遗迹。青海境内黄河上的渡口遗址多达30余处,宁夏境内黄河上约有16处古渡口遗址。曾经居住在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大部分通过黄河渡口南下牧马,入侵中原,因此黄河上的古渡既是军事津渡,也是商贾贸易、民族迁徙的转移点,还是漕粮运输的水上驿站。
位于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西部的扎陵湖渡口是黄河源头的第一古渡。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西行到鄂陵湖、扎陵湖就是从这里过河,然后抵达藏北黑河,到达拉萨,从而开辟了“唐蕃古道”。在今天甘南玛曲县城南5公里处是黄河首曲玛曲古渡,古吐谷浑道,于阗贡道通往松潘的要津。然而,若论黄河上游最著名的古渡莫过于积石古渡,亦名临津渡、河关、官亭渡,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