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黄河水 滋养声声不息民歌情
人们常常赞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们亦口口相传“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在黄河流域的发展变迁里,在陕北人民的社会生活中,生生不息的黄河水年复一年地滋养着声声不息的民歌情。
人们常常赞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源于西部山川,先后流经九省区,而后东入大海。在瀚如星辰的岁月里,黄河时而奔腾高歌,时而蜿蜒低语,以蕴含生机的河水抚育中华儿女,以生生不息的精神滋养华夏文明。人们口口相传“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陕北民歌生发于陕北天地间,飘扬在黄河河面与岸边,回荡在黄土高原这一方与那一隅。在岁岁年年的生活里,陕北民歌以代代相传的艺术书写时代发展,以声声不息的歌声歌唱人民生活。
传统陕北民歌中的黄河根柢
公鸡啼叫传三省,黄河湾牵秦晋蒙,这里即是“陕西沿黄公路0公里起点”处的榆林市府谷县。从“黄河入陕第一湾”龙湾的观景平台上极目而望,左前方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右前方为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脚下方则属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黄河自由自在穿行其间,三省依河为邻,共话兄弟情谊。黄河蜿蜒向南进,流至延川展乾坤。在乾坤湾观景平台伫立良久,叹320度极限河湾的鬼斧神工,观黄河水突破自我般勇往直前。眺望河湾,目送水波,顷刻之间,《黄河船夫曲》即在耳边萦绕。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的《黄河船夫曲》以宏阔辽远的视野总览黄河,以真情流露的目光观照船夫,它以“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1]咏唱黄河之雄浑,并以“九十九个(那)艄公(呀哈)来把船来扳”[1]歌唱船夫之无畏,歌曲间,尽显黄河底蕴与船夫智慧。《黄河船工号子》字字铿锵,句句刚劲,如“叫大家一齐弯腰(把)一齐(得儿)来(嗨哟噢)”[1],以整齐有力的船工号子凝聚人心和力量。随即,目光由船夫群像聚焦到艄公代表,《无事出东门》描绘了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形象;《一年四季浪里钻》《一年四季扳水船》《水手凭的是小木船》均痛陈黄河艄公以生命搏生活的社会困境,如“我老汉是个扳船汉,西岸(上)起身我到东岸,头顶着蓝天(我)脚踏板,一年(那)四季在浪里头钻”[2],言语之中既饱含心酸和苦楚,又充满对抗风浪的经验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