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黄河水 滋养声声不息民歌情
黄河龙湾
众心间,造就时代经典。1988年推出的“西北风”歌曲《黄土高坡》,蕴含地道“陕北风”。“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当经典歌曲唱响之时,思绪随即搭乘力量浑厚的“西北风”来到黄土高原一探究竟。这首歌曲将“黄土高坡”“黄河”“西北风”“窑洞”等当地特色要素逐一道来,尽显黄土地的风貌与黄河水的深情。
民歌剧作齐发展,音乐演艺同繁荣。在陕北民歌博物馆“ 信天游永世唱不完”展厅里,图文并茂地展出了歌舞剧《蓝花花》、歌剧《三十里铺》、歌舞剧《山丹丹》和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等有关概况。从所展陈的内容来看,一张张剧照呈现演出实况,一幕幕表演展示民歌艺术,一个个镜头记录发展进程,一幅幅相片承载奋斗过往。通过静态剧照,仿佛能看到一二十年前、三四十年前这些剧目正在上演时的影像,同时展现了民歌与剧目的相互成就。
新时代陕北民歌中的黄河新貌
新民歌抒新时代,新作品唱新生活。近年来,新创作的陕北民歌歌颂新时代,书写新生活,有的新民歌在高质量音乐会中大放异彩,还有的新民歌在重量级比赛中获得荣誉。 2024年1月,在“‘唱响新民歌 礼赞新时代’陕北新民歌演唱会”中,《大黄河》《威风腰鼓黄河口》《黄河娃》《千里春风黄河情》等15首新创作的陕北民歌令人耳目一新。同年12月,“ ‘高原放歌’——2024原创陕北民歌歌曲征集活动”评审结果公示,《槐花花开》《黄河儿女情》《好大一阵风》《黄土地恋歌》等多首新民歌作品获得荣誉。综合来看,这些新创作的陕北民歌新意盎然、诚意十足,唱出了新时代的新风采。例如,《大黄河》中的“最是惊心动魄,瀑布跃壶口”“滚滚黄河水,九曲向东流” 将黄河的汹涌澎湃与蜿蜒[4]婉转共现,大河千般貌顿生眼前。《大黄河》和《威风腰鼓黄河口》中的“黄[ 4 ]河之水天上来” 源于《将进酒》 ;《威风腰鼓黄河口》中的“都说黄河是 [4]九十九道湾” 和《千里春风黄河情》 [4 ]中的“九十九个艄公把船扳” 则化自《黄河船夫曲》,皆可于词句歌韵间品读文艺流传。《黄河儿女情》中的“唱山唱水唱黄河儿女情,唱响咱心中的中国梦”“不负人民创伟业,追赶世界潮[5]流续写东方红” 亮出了新时代人民群众拼搏奋斗的精气神。《陕北绿了百姓笑了》中的“天人合一的风光哟陕北绿 [4 ]了,绿水青山的家园哟百姓笑了” ,以及《千里春风黄河情》中的“黄河两岸是良田万顷”“昔日扬沙尘再见是米 [ 4]粮川” 均歌唱出陕北生态向好、群众 生活富足的新面貌。
民歌剧目相融合,相辅相成铸经典。多年来,陕北民歌剧百花齐放、欣欣向荣,近年先后涌现的《黄河歌谣》《 黄河船夫》等剧目“意”存高远、“艺”寓其间,从多视角、多维度深刻阐释黄河精神。2017年11月,陕北民歌剧《黄河歌谣》获得“‘中国梦 宁夏情’第四届西北音乐节”的“演出金奖”“最佳音乐创编奖”“最佳剧目奖”,同时,陕西省神木文旅集团和西安陕北民歌大舞台有限公司均获得“优秀组织奖”。《黄河歌谣》的主体部分共三篇,依次为《老祖先留下个人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