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8版
西部地区基层党组织 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科右中旗打造广受欢迎的《村闻联播》节目
动农民参与到农村经济建设中,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回流层建设。激发人才回流的意愿,建立“人才反哺”机制,增加他们在乡村治理中的参与感和话语权,引领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2、打造集体经济“三化”发展模式
  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重中之重。经济发展能够为乡村治理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条件,减少因经济发展不足导致的诸多矛盾,为社会和谐安定奠定物质基础。一是组织化生产。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对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作用,通过建立合作社等方式将农户组织起来增强抗风险能力。二是产业化经营。农村基层党组织可通过搭建农民与企业、市场的连接平台,鼓励农民通过入股土地使用权或租赁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同时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整合资源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制度化激励。试行村两委干部奖励与集体经济营收挂钩制度,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领导干部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3、重塑乡村治理价值共同体
  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教育宣传、文化活动等方式重建公共价值规范,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发挥传统舆论监督、道德约束在促进乡村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活跃乡村公共文化氛围。加强农村党组织对乡村内部民间组织的联系沟通和带动引领,充分发挥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民间组织在乡村德治和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通过搭建文化广场、村民运动场、老年活动中心等与村民联系沟通的活动平台,开展“接地气”、正能量的文体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注入外部活力
  1、构建跨区域治理共同体
  推动基层党建融合发展,通过村党委或各类农业产业园区牵头,村党组织、机关单位党组织、企业党组织积极参与,采取强村带弱村、抱团取暖、村企机关联建、村企园区联建等方式,增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特别是在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方面,充分发挥融合党建带来的资源汇集优势,把乡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整合起来,把涉及乡村治理的条块部门的职能资源统筹起来,把参与生产经营的广大村民组织起来,持续增强乡村治理合力,推动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
  2、建立常态化外部赋能机制
  推行驻村干部常态化帮扶,探索多种形式的帮扶举措,建立常规化的帮扶机制,保障驻村帮扶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机制,向农村派驻第一书记既是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