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基层党组织 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村振兴的重要政策措施。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嵌入乡村治理,通过发挥外部人才力量在能力和资源上的优势,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改变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提升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引导、动员、组织、带动农村组织发展,推动乡村内部人才培养,继而带动在外农村精英回流,充实农村自身的治理资源。统筹安排向农村派出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提高派出单位与村庄、第一书记与村干部群体的匹配度,最大限度地发挥驻村帮扶机制的优势和效能。
3、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生态
社会组织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健全党建引领机制和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财政奖补机制等,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到乡村治理中。通过服务平台的搭建,社会组织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并融入乡村治理,不仅可以将法律服务、社工服务、志愿服务等多种服务送达乡村,为互助养老、互助救济、互助合作等提供固化的组织载体;还可以借助专业优势开展农技培训、创业就业培训等,为乡村培育更多实用人才。企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外部力量,也是乡村治理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为吸引企业更好地服务和参与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应尽快完善制度设计,从政策法规层面加强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加快制定鼓励、引导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利用内部培训资源和培训机构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业实用技术等技能培训,并从场地提供、设施配套、税收服务、资金支持等方面,为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结语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乡村内部,基层党组织能够发挥在人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组织动员村民参与到地方优势产业发展和乡村公共事务治理中去,提升村民自我发展能力,凸显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同时,基层党组织需要审视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发挥组织优势,因地制宜创新外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融合党建、派驻第一书记、吸引多元社会力量帮扶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外部活力。从而探索一条乡村内生动力与外部力量协同发展、适合西部民族地区本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人民出版社,2022:49-52.
[2]石金群.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目标、基础与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24(11):60-74.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N].人民日报,2025-01-23(01).
[4]蒯正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与推进路径——基于山东省花园镇的考察[J].探索,2024(4):54-65.
[5]杨正喜,刘钰涵.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运行模式与逻辑分析——基于广东省Q市的多案例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4(3):82-93,127.
[6]李忠鹏,王伟.基层党组织领导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生成逻辑、作用机制与优化路径[J].农村经济,2024(4):1-12.
[7]克琴.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4(6):99-112,147.
[8]党艳东,何得桂.尽责式治理:党建引领乡村精细化治理的实践机制——以陕西省镇安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3-24.
[9]徐成铭,王洛忠,王晓晔.新时代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治理活力研究——基于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12.
[10]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J].内蒙古统计,2021(2):66.
[11]鲁杰,王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定位、困境与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20-25.
[12]贺雪峰.论中坚农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6,131.
作者简介
苏日娜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
3、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生态
社会组织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健全党建引领机制和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财政奖补机制等,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到乡村治理中。通过服务平台的搭建,社会组织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并融入乡村治理,不仅可以将法律服务、社工服务、志愿服务等多种服务送达乡村,为互助养老、互助救济、互助合作等提供固化的组织载体;还可以借助专业优势开展农技培训、创业就业培训等,为乡村培育更多实用人才。企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外部力量,也是乡村治理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为吸引企业更好地服务和参与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应尽快完善制度设计,从政策法规层面加强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加快制定鼓励、引导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利用内部培训资源和培训机构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业实用技术等技能培训,并从场地提供、设施配套、税收服务、资金支持等方面,为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支持。
结语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乡村内部,基层党组织能够发挥在人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组织动员村民参与到地方优势产业发展和乡村公共事务治理中去,提升村民自我发展能力,凸显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性地位,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同时,基层党组织需要审视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发挥组织优势,因地制宜创新外部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融合党建、派驻第一书记、吸引多元社会力量帮扶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外部活力。从而探索一条乡村内生动力与外部力量协同发展、适合西部民族地区本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人民出版社,2022:49-52.
[2]石金群.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目标、基础与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24(11):60-74.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N].人民日报,2025-01-23(01).
[4]蒯正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与推进路径——基于山东省花园镇的考察[J].探索,2024(4):54-65.
[5]杨正喜,刘钰涵.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运行模式与逻辑分析——基于广东省Q市的多案例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4(3):82-93,127.
[6]李忠鹏,王伟.基层党组织领导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生成逻辑、作用机制与优化路径[J].农村经济,2024(4):1-12.
[7]克琴.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4(6):99-112,147.
[8]党艳东,何得桂.尽责式治理:党建引领乡村精细化治理的实践机制——以陕西省镇安县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3-24.
[9]徐成铭,王洛忠,王晓晔.新时代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治理活力研究——基于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的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12.
[10]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城乡人口和流动人口情况[J].内蒙古统计,2021(2):66.
[11]鲁杰,王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定位、困境与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20-25.
[12]贺雪峰.论中坚农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6,131.
作者简介
苏日娜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