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视角下陕西数字政府建设的 比较分析、现实困境与模式优化研究
础好、需求强的领域(如文化旅游、能源化工、农产品溯源等)开展试点,探索授权范围、安全保障、收益分配等问题。明确授权运营的监管主体、流程和标准,鼓励国有企业和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培育本地数据要素市场生态。
三是创新协同效能导向的绩效评估机制。改革数字政府建设的考核评价方式,将评价指标从“系统建成率”“数据归集量”等投入型指标,转向“跨部门办件平均时长”“基层事件响应办结率”“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数据产品市场价值”等效能型和结果型指标。通过转变“指挥棒”,引导各级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协同治理的实际成效上。
(三)路径更新:分层递进,打造“协同善治”新范式
一是深化内部协同、筑牢治理根基。集中力量攻克剩余的数据共享壁垒,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内部数据共享交换体系。以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突破口,推动一批跨部门业务流程再造的实现,率先实现流畅的协同运转。
二是拓展外部协同,释放数据价值。在内部协同基础上,稳步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鼓励发展数据信托、数据经纪人等新业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一批产业数据服务平台和“产业大脑”,将数据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
三是赋能基层协同、实现普惠善治。学习借鉴浙江“基层治理四平台”经验,将数字资源和能力下沉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升级“秦政通”的基层模块,赋予基层网格员更灵活的处置权限,给予更智能的工具,构建“群众上报-网格响应-部门联动-结果反馈”的快速闭环,让数字化成果惠及每一位群众,将协同治理理念真正植根于社会土壤。
结语
数字政府建设是一场深刻的治理革命,其关键在于协同。截至目前,陕西的数字政府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然而与广东、浙江等标杆省份相比,其在协同治理的广度、深度和机制创新上仍有提升空间。展望未来,陕西数字政府建设需要超越单纯的技术追赶思维,将协同治理理念贯穿于模式设计、机制构建和路径实施全过程,以坚定决心破除内部的组织壁垒,以开放心态拥抱与市场、社会的合作,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数字竞争中把握主动,实现从“追赶者”到“并行者”乃至“领跑者”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单学鹏.中国语境下的“协同治理”概念有什么不同?——基于概念史的考察[J].公共管理评论,2021(1):5-24.
[2]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EB/OL].https://www.henan.gov.cn/2023/05-09/2739949.html.
[3]云计算标准和开源推进委员会.数字政府建设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 [EB/OL].https://www.digitalelite.cn/h-nd-7701.html.
[4]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数字政府建设与发展白皮书(2024)——典型特点与未来展望[EB/OL].http://www.szsd.com.cn/dxal/szzf/content_483.
[5]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22(2):14.
[6]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N].陕西日报,2024-03-18(05).
[7]马嘉璐.审计署:6省市147个数源部门拒绝数据共享或提供失效数据[EB/OL].https://www.sfccn.com/2025/6-30/1NMDE0MDVfMjA0MzY1Ng.html.
[8]肖文舸,曾培茜.我省进一步加快数据流通和交易[N].南方日报,2022-09-23(A03).
[9]程雁雷,马锦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数字法治政府建设[J].江淮论坛,2024(5):14-22,193.
[10]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南省2025年数据资源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25(8):19-24.
[1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 [EB/OL].https://www.cac.gov.cn/2023-05/22/c_1686402318492248.htm.
[12]王春,王诗雨,方婷.浙江杭州淳安“一呼百应”平台跑出共治加速度 织密基层安全网[EB/OL].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25-06/12/content_9198610.html.
[13]陈天祥,徐雅倩,宋锴业,等.双向激活:基层治理中的数字赋能——“越秀越有数”数字政府建设的经验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87-100,206-207.
作者简介
杨 琳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黄钰婷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数字政府、数字治理
三是创新协同效能导向的绩效评估机制。改革数字政府建设的考核评价方式,将评价指标从“系统建成率”“数据归集量”等投入型指标,转向“跨部门办件平均时长”“基层事件响应办结率”“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数据产品市场价值”等效能型和结果型指标。通过转变“指挥棒”,引导各级部门将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协同治理的实际成效上。
(三)路径更新:分层递进,打造“协同善治”新范式
一是深化内部协同、筑牢治理根基。集中力量攻克剩余的数据共享壁垒,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内部数据共享交换体系。以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突破口,推动一批跨部门业务流程再造的实现,率先实现流畅的协同运转。
二是拓展外部协同,释放数据价值。在内部协同基础上,稳步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鼓励发展数据信托、数据经纪人等新业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一批产业数据服务平台和“产业大脑”,将数据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
三是赋能基层协同、实现普惠善治。学习借鉴浙江“基层治理四平台”经验,将数字资源和能力下沉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升级“秦政通”的基层模块,赋予基层网格员更灵活的处置权限,给予更智能的工具,构建“群众上报-网格响应-部门联动-结果反馈”的快速闭环,让数字化成果惠及每一位群众,将协同治理理念真正植根于社会土壤。
结语
数字政府建设是一场深刻的治理革命,其关键在于协同。截至目前,陕西的数字政府建设已取得显著成就,然而与广东、浙江等标杆省份相比,其在协同治理的广度、深度和机制创新上仍有提升空间。展望未来,陕西数字政府建设需要超越单纯的技术追赶思维,将协同治理理念贯穿于模式设计、机制构建和路径实施全过程,以坚定决心破除内部的组织壁垒,以开放心态拥抱与市场、社会的合作,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数字竞争中把握主动,实现从“追赶者”到“并行者”乃至“领跑者”的跨越。
参考文献
[1]单学鹏.中国语境下的“协同治理”概念有什么不同?——基于概念史的考察[J].公共管理评论,2021(1):5-24.
[2]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EB/OL].https://www.henan.gov.cn/2023/05-09/2739949.html.
[3]云计算标准和开源推进委员会.数字政府建设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 [EB/OL].https://www.digitalelite.cn/h-nd-7701.html.
[4]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数字政府建设与发展白皮书(2024)——典型特点与未来展望[EB/OL].http://www.szsd.com.cn/dxal/szzf/content_483.
[5]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数字政府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22(2):14.
[6]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N].陕西日报,2024-03-18(05).
[7]马嘉璐.审计署:6省市147个数源部门拒绝数据共享或提供失效数据[EB/OL].https://www.sfccn.com/2025/6-30/1NMDE0MDVfMjA0MzY1Ng.html.
[8]肖文舸,曾培茜.我省进一步加快数据流通和交易[N].南方日报,2022-09-23(A03).
[9]程雁雷,马锦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数字法治政府建设[J].江淮论坛,2024(5):14-22,193.
[10]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南省2025年数据资源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25(8):19-24.
[11]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 [EB/OL].https://www.cac.gov.cn/2023-05/22/c_1686402318492248.htm.
[12]王春,王诗雨,方婷.浙江杭州淳安“一呼百应”平台跑出共治加速度 织密基层安全网[EB/OL].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25-06/12/content_9198610.html.
[13]陈天祥,徐雅倩,宋锴业,等.双向激活:基层治理中的数字赋能——“越秀越有数”数字政府建设的经验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87-100,206-207.
作者简介
杨 琳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黄钰婷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数字政府、数字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