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育一体化”视角下 促进生育的税收政策优化研究
中性原则,从而促进更多家庭选择生育。
(二)养育阶段的税收政策优化建议1、降低家庭养育用品税负,减轻家庭刚性支出
降低家庭在孩子养育阶段的税收负担,将婴幼儿及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需物品,如儿童座椅、推车、尿不湿等采取增值税免税或降低税率的方式来减轻家庭刚性支出。
2、推行差异化养育专项附加扣除制度
由于个人免税有利于减轻家庭养育的心理负担,可以专门新增子女养育成本专项附加扣除,由父母依照当地经济水平标准进行扣除。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与物价水平挂钩,根据通货膨胀率动态调整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扣除期限延长至子女18周岁,并通过个税APP实现自动申报,降低操作门槛。
3、强化托育机构税收激励,扩大普惠服务供给
为了促进更多家庭选择生育,托育机构的服务能力至关重要。建议政府对民办机构按“保育服务收入占比”实施阶梯式减免,如占比超过70%部分减至按15%征税,合理降低其运营成本。对托育机构场地租金、设备采购等支出给予加计扣除,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同时,对企业内设福利性托育中心,提供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三免三减半”优惠。通过降低税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托育行业,从而增加优质托育资源,为双职工家庭提供更多育儿选择,减轻父母的育儿压力。进一步加大对提供养老、家政服务等减轻家庭生活压力的相关服务机构的所得税税收优惠力度。对建立福利性婴幼儿看护机构、配备母婴服务设施的用人单位加大税收减免和优惠力度[3]。
(三)教育阶段的税收政策优化建议
1、扩大教育扣除覆盖范围,建立差异化分级标准
目前,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仅包含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需要进一步扩大教育扣除项目范围,可对提供学科基础教育、艺术和体育等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给予税收减免,以减轻家长的负担。考虑到家庭结构、子女数量、教育阶段以及家庭所在地区等因素,设立差异化、更加灵活的扣除标准。特别是在多孩家庭及低收入家庭中,教育经济负担较重的家庭理应获得更多的税收减免。另外,可以根据子女的年龄段进行分段设计,对学龄前儿童、初中、高中及高等教育阶段,分别进行评估测算,设立不同的扣除额度,以更好地反映实际教育成本。
2、 优化住房政策与教育支持,扩展住房专项扣除范围
多孩家庭无疑会面临换房需求,然而现行个税政策仅允许扣除首套房房贷利息。建议将多子女家庭有必要购置的第二套房贷款利息纳入专项附加扣除范围,以支持多孩家庭解决居住教育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可以将家庭人口和住房面积纳入考量范围,设立差异化住房专项扣除额度,帮助家庭更好地满足孩子的成长空间需求。另外,可减轻有孩家庭的房产税负担以及减免房屋购销合同印花税。同样,对于有孩家庭给予车辆购置税优惠倾斜。例如,对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购买汽车时可以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
注释
①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1/2021_zt01/yw/202103/t20210315_519738.html。
②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J].健康中国观察,2023(2):15-19。
③ 参考闫淑鑫,余妍辰.原料关税降低不会影响乳品售价[J].食品界,2021(2):78-79。
④ 民办营利性幼儿园的收入,尤其是保育和教育服务收入,通常被视为应税收入,需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
参考文献
[1]胡华珂.新生育政策下促进家庭生育的税收政策优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22.
[2]王明月.提高生育水平的财税政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23.
[3]章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进一步促进生育的税收政策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2):19-24.
作者简介
魏亚倩 兰州工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税务会计
(二)养育阶段的税收政策优化建议1、降低家庭养育用品税负,减轻家庭刚性支出
降低家庭在孩子养育阶段的税收负担,将婴幼儿及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需物品,如儿童座椅、推车、尿不湿等采取增值税免税或降低税率的方式来减轻家庭刚性支出。
2、推行差异化养育专项附加扣除制度
由于个人免税有利于减轻家庭养育的心理负担,可以专门新增子女养育成本专项附加扣除,由父母依照当地经济水平标准进行扣除。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与物价水平挂钩,根据通货膨胀率动态调整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扣除期限延长至子女18周岁,并通过个税APP实现自动申报,降低操作门槛。
3、强化托育机构税收激励,扩大普惠服务供给
为了促进更多家庭选择生育,托育机构的服务能力至关重要。建议政府对民办机构按“保育服务收入占比”实施阶梯式减免,如占比超过70%部分减至按15%征税,合理降低其运营成本。对托育机构场地租金、设备采购等支出给予加计扣除,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同时,对企业内设福利性托育中心,提供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三免三减半”优惠。通过降低税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托育行业,从而增加优质托育资源,为双职工家庭提供更多育儿选择,减轻父母的育儿压力。进一步加大对提供养老、家政服务等减轻家庭生活压力的相关服务机构的所得税税收优惠力度。对建立福利性婴幼儿看护机构、配备母婴服务设施的用人单位加大税收减免和优惠力度[3]。
(三)教育阶段的税收政策优化建议
1、扩大教育扣除覆盖范围,建立差异化分级标准
目前,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仅包含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需要进一步扩大教育扣除项目范围,可对提供学科基础教育、艺术和体育等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给予税收减免,以减轻家长的负担。考虑到家庭结构、子女数量、教育阶段以及家庭所在地区等因素,设立差异化、更加灵活的扣除标准。特别是在多孩家庭及低收入家庭中,教育经济负担较重的家庭理应获得更多的税收减免。另外,可以根据子女的年龄段进行分段设计,对学龄前儿童、初中、高中及高等教育阶段,分别进行评估测算,设立不同的扣除额度,以更好地反映实际教育成本。
2、 优化住房政策与教育支持,扩展住房专项扣除范围
多孩家庭无疑会面临换房需求,然而现行个税政策仅允许扣除首套房房贷利息。建议将多子女家庭有必要购置的第二套房贷款利息纳入专项附加扣除范围,以支持多孩家庭解决居住教育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可以将家庭人口和住房面积纳入考量范围,设立差异化住房专项扣除额度,帮助家庭更好地满足孩子的成长空间需求。另外,可减轻有孩家庭的房产税负担以及减免房屋购销合同印花税。同样,对于有孩家庭给予车辆购置税优惠倾斜。例如,对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家庭,购买汽车时可以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
注释
①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1/2021_zt01/yw/202103/t20210315_519738.html。
②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J].健康中国观察,2023(2):15-19。
③ 参考闫淑鑫,余妍辰.原料关税降低不会影响乳品售价[J].食品界,2021(2):78-79。
④ 民办营利性幼儿园的收入,尤其是保育和教育服务收入,通常被视为应税收入,需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
参考文献
[1]胡华珂.新生育政策下促进家庭生育的税收政策优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22.
[2]王明月.提高生育水平的财税政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23.
[3]章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进一步促进生育的税收政策研究[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2):19-24.
作者简介
魏亚倩 兰州工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税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