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0版
杨凌示范区就业工作优化研究
趣,吸引他们投身农业生产领域,增大农业农村吸纳就业的能力。
 (二)多管齐下解决“招工难”“就业难”问题
  一是加快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杨凌示范区人社部门提供的招聘服务平台现有“秦云就业”小程序、“杨凌人社”微信公众号、“杨凌就业”抖音号、“杨凌人事人才网”等。作为本地化就业服务平台,“杨凌人事人才网”的功能不适应手机用户使用习惯,用户数量不断减少,急需进行升级开发,建设智能化匹配、便捷化沟通、使用感更强的就业服务平台,吸引更多企业、人才流入。二是持续健全“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目前示范区已经构建了“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协理员队伍”的人力资源用工服务体系,建成1个零工市场、4个零工驿站,设立22处LED就业信息发布屏,1个村(社区)配备1名协理员,建立起劳务人员与需求方快速匹配的桥梁,有力促进了就业工作。但在线上灵活用工平台建设应用上推广力度不够、影响力不足,需要不断加强线上零工平台开发,加大推广力度,依托信息平台、直播带岗等方式进一步加快信息对接,提升零工信息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劳动用工盈余调节制度,收集掌握不同企业用工高峰,利用人力资源机构协调带动用工盈余调节,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三是强化企业、高校、人力资源机构对接。通过政府引导,合作共赢的模式,强化企业与高校之间合作,建立从学校到企业的就业直通车,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加快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一支职业指导队伍,以提升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及心理疏导。四是拓展渠道,为示范区人力资源开源引水。与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定向合作,建立劳务输出合作关系,达到互惠互利。与周边县区建立就业信息共享机制,利用示范区农业高新区和自贸区优势,吸引周边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入区求职就业。按行业特点开展定向招聘活动,如发挥杨凌生物医药、农业科技企业富集的优势,对外联合开展有针对性的专场招聘会,发挥行业集聚优势招才引智,扩大杨凌企业影响力。五是创新服务方式。在各大园区设立人社服务驿站,通过重点企业人社服务专员、不定期政策宣讲,长期驻点宣传、宣传展示端入驻等方式将政策直达企业。在高校设立就业驿站,让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直达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服务一站式办理。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多种方式加大政策宣传,确保政策应知尽享。
  (三)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挥市场积极作用
  目前,杨凌示范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相关支持政策已经出台,产业园区已经建成,已有17家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企业进驻,人力资源行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作用初步显现。下一步,要积极调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力量积极参与就业工作。支持用人单位通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购买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对在招才引智中作出贡献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一定奖励。强化企业与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之间的联系,搭建平台促进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与市场对接,满足企业多样化人力资源服务需求。强化人力资源与企业、高校对接,发挥好人力资源服务对接的桥梁纽带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公益性人力资源服务,参与“春风行动” 、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人力资源服务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发挥市场促就业稳就业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区域设置[EB/OL].https://www.yangling.gov.cn/zgyl/xzjz/1.html.
  [2]杨凌示范区统计局.2024年杨凌示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s://tjgb.hongheiku.com/xjtjgb/xj2020/58078.html.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R].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
  [4]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R].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23.
  [5]黄超.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人[N].人民日报,2024-11-15(07).
  作者简介
  朱红维 杨凌人力资源中心市场主任,高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