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 城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当前,陕西省县城城镇化发展较为滞后,补齐县城短板弱项,建成一批绿色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县城,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既是落实中央要求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重大实践。本文基于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的丰富内涵和陕西省面临的现实境遇,提出陕西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精准谋划,增强县城发展实力;强化就业支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业;加快产业升级,不断夯实县城发展根基;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增强县域综合承载能力。
县城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水平和基础公共服务、产业配套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发挥县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1】凸显了县城在新阶段肩负起城镇化新载体的重要使命,为陕西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研究发现的“诺瑟姆曲线”,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分为3个阶段:初始阶段(城镇化率<30%)、加速阶段( 30% <城镇化率<70%)和成熟阶段(城镇化率〉70%)。202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7%,仍然处在较快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空气污染、道路拥堵、水污染、就业困难等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城镇化发展导向也由注重发展大城市转向注重县城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必须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
(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目标
高质量发展是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强调尊重县城发展规律,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 [2]
(二)以高品质生活为价值取向
县城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品质生活是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之一。 [3]县城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