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7版
陕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 城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调研脱贫攻坚情况、考察产业扶贫成果,称赞金米村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 。
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加强就业服务
  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为各类劳动者及时、免费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岗位信息等就业服务信息,减少求职者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在职业技能方面的精准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技能素质和融入县城的能力。
  3、扶持返乡创业
  积极搭建乡村创新创业平台,落实好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优惠政策,吸引从乡村走出去的能人返乡干事创业,引导民营企业家投身振兴乡村的伟大事业,更好满足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业。
  (三)加快产业升级,不断夯实县城发展根基
  产业是县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提升县城聚集各类要素能力的关键,是带动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和回流人口在县城就近就业的重要环节。[15]县城的产业发展要与县城要素优势相契合,做好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的文章,实现差异化发展。
  1、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结合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科学规划,有序发展,避免盲目跟风和同质化竞争。既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产业,也要有铺天盖地的小产业。蓝田等5个大城市周边县城要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将其发展成为陕西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县城;淳化等17个农产品主产区县城要重点做好服务于“三农”工作。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神木等15个专业功能县城要依托县城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人文历史等独特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注重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以就业拉动城镇化进程。平利等39个生态功能县要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着力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狠功,实现产业发展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
  2、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一是各类型县城要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突破,强力推动原料从初加工向高精深加工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走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二是发挥数字赋能作用。在14个省级试点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库、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库、农村大数据平台,引进智能化设备,建设数字化园区,加大力度建设农业物联网,建设数字智慧农业, 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16]三是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发挥陕西科教大省优势。当前陕西省聚集了10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机构、包括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