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4版
乡村振兴战略下赤峰市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文/刘常辉
  
  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赤峰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被誉为“内蒙古的缩影”和“自治区的名片”。当前,赤峰文旅融合发展存在业态同质化明显、文化资源转化不足、基础设施仍存短板、人才支撑能力薄弱、区域协同性不足等问题。建议通过打造特色主题村落、深挖地域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人才引育机制、加强区域联动协作等措施,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赤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全面振兴规划( 2024— 202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文件相继出台,凸显了乡村振兴在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一种新产业新业态,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结合,以文化赋能旅游品质,以旅游带动文化传播与消费,实现两大产业的资源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其在推进产业升级、促进文化传承和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成为乡村振兴的的重要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赤峰的资源优势,推动当地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是亟待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乡村振兴战略下赤峰市文旅融合发展的价值
  (一)激活乡村产业动能,推动产业振兴
  赤峰距离北京、沈阳等中心城市及锦州、秦皇岛等港口城市较近,区位优势显著。全市拥有1200公里高等级公路、4条高速公路,开通了通往北京、呼伦贝尔、天津、上海、深圳等10多个城市的航线,交通网络发达,为各地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条件。同时,游客的到来催生了住宿、餐饮、购物等多样化需求,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另外,依托赤峰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资源,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整合乡村餐饮、住宿、手工艺品制作等多个产业,促使原本单一的农业产业向多元化产业生态延伸,形成新的产业链条,进而激活乡村产业发展的内在动能,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扩大产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力,从而有效推动产业振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