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7版
云南滇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态势 及“十五五”发展方向
  型城市和增长核心,总体经济首位度较高,但是辐射和带动力却相对较弱。从整体经济体量来看,2024年昆明市GDP为8275.2亿元,是曲靖市3677.22亿元的2.25倍,是玉溪市的3.20倍,是楚雄的4.10倍,是红河州的2.27倍。在滇中城市群中,昆明市与其他周边州、市相比都不是一个能级,并且作为副中心的4个城市都与昆明市保持着明显的差距。从辐射带动作用来看,通常较高经济首位度的城市应该会对周边有辐射带动作用。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滇中城市群中,昆明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下降12.0%,曲靖市下降26.9%,玉溪市增长9.2%,楚雄市下降12.3% ,红河州增长14.8%,仅两个非核心区的城市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再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2024年昆明市自然口径增长率下降1.9%,曲靖市下降4.9%,仅玉溪市、楚雄市、红河州实现增长,自然口径增长率分别是17.1%、5.7%、7.3%。以上反映出昆明市作为滇中城市群中经济首位度最高的城市,其发展辐射和带动周边出现弱化,甚至昆明的发展存在对周边区域的“虹吸”风险。尽管这些指标与经济贸易环境、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房地产行业下行发展有密切关系,但是仍然基本反映了辐射能力弱化的基本情况。
  二是滇中城市群发展平衡性弱。一方面体现在人均产出集中反映出城市间产出效率的差异,另一方面城乡收入差异则体现了城乡分配上的差异,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和优质人力资源差异。从人均生产总值来看,2023年昆明市为90821元,曲靖市70760元,玉溪市最高112910元,楚雄市是77515元,红河州是65908元,其中最高的玉溪和最低的红河差距47002元。昆明市“一城独大”现象突出,作为次级中心的副中心城市、中小城镇发育不足明显。人均产出反映的是地区城市间产出效率情况,作为核心区的昆明市居然低于玉溪市,并且红河州仅占玉溪市的41.63%,不到一半。从城乡差异来看,根据统计年鉴测算,滇中城市群2023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与农村之比,昆明市为2.51,曲靖市是2.38,玉溪市是2.28, 楚雄州为2.70,红河州为2.50。通常该比例在1到2之间较为合适,2以上偏高,2023年全国该比例为2.34,2024年为2.39,滇中城市群则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群内部城乡差异明显,发展平衡性弱。特别是农村地区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由于“核心-边缘”结构失衡,导致副中心人口聚集、产业聚集、特色差异化发展不突出,更重要的是城市群内部缺乏有效的刚性协调机制,增加了城市内部开展良性的竞争合作的难度。
  (四)城市群绿色发展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
  滇中城市群部分区域地处云贵高原腹地喀斯特地貌群,一些地方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趋弱,同时叠加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风险抵御面临双重压力,成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一是绿色发展任务较重,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滇中城市群重工业基数较大,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滇中城市群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的64.72%,反映出滇中城市群工业占据全省六成以上的产能。2023年云南全省能源消耗中第二产业消耗能源占总消耗的67.86%。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全省第二产业发展最好的区域,在能源结构未能根本性转变的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进展迟缓,加之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高,叠加绿色技术创新应用不足进一步加大绿色转型的难度。加之,滇中城市群聚集了全省近一半的人口,人口密度大增加了生态环境风险。2023年昆明市人口密度达402.1人/平方千米,高于全省118.6人/平方千米,达285.5人/平方千米。滇中城市群平均6个州、市的人口密度是185.46人/平方千米,也高于全省66.8人/平方千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