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9版
云南滇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态势 及“十五五”发展方向
  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比如,昆明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玉溪市通海县的河西镇是历史文化名镇、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曲靖市师宗县的竹基镇淑基村还是中国传统村落等。2024年城市群核心区昆明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83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项、省级73项、市级153项、县(市、区)级430项,数量众多[14]。由于城市建设和更新过程中,一些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因缺乏有效衔接和保护规划,都不同程度地面临被拆除或不当改造的风险。又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一些历史遗迹虽已纳入保护名录,但因产权复杂、修缮成本高、修缮改造风貌管控不到位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长期空置或闲置甚至破败,而未能有效融入城市更新体系,城市保护与更新的协同机制仍需完善。
  二是民族文化资源整合与文旅融合发展不深。滇中城市群是多民族聚居地,核心区昆明市更是展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核心区的昆明市辖7区1市6县,其中包含3个民族自治县、 4个民族乡以及343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少数民族户籍人口高达99.3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6.61% [15]。昆明市是全国省会城市中民族自治地方最多、世居民族最全的地方,还是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位居第二的城市。其他滇中城市群的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都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是由于资源分散缺乏系统性整合、文旅产品开发创新不足等原因,仍然有待提升和挖掘。
  滇中城市群“十五五”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方向
  (一)以“强省会”战略为核心,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
  一是强化昆明省会中心引领作用,构建多中心网络布局的城市群。继续推进“强省会”战略,强化昆明核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加快推进昆明市主城区和滇中新区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昆明“一小时都市圈”。增强核心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继续培育曲靖、玉溪、楚雄、蒙自4个副中心,积极推进昆曲、昆玉、昆楚一体化组团式发展。聚焦节点城市如安宁、宣威、禄丰、弥勒等,加快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中小城市体系。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一体推进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二是推进现代交通网络建设,提升城市群网络连接和物流承载能力。对标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进城际铁路建设,加快完善城市群对外开放铁路货运、多式联运水平质量,形成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优化高速公路网络布局,提升路网连通性,提升城际、城内通勤效率,加强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扩容升级,增强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提升航空货运枢纽货物集散能力。
  ( 二)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增强城市开放活力
  推动城市特色产业分类分重点错位发展,统筹推进滇中城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分类建设一批特色强县,因地制宜补齐产业配套短板。按照产业功能定位、产业链完整程度以及分工、价值链层次对核心城市产业进行引导,避免城市内部竞争,强化城市间协同分工。形成城市间产业链、产业集群上下游间协同发展,大中小城市间产业优势互补良性竞争的现代产业生态体系。
  加强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省市“ 十五五”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探索建立滇中城市群刚性沟通协调机制,推动设立专项发展资金,建设智慧城市、数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