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态势 及“十五五”发展方向
市。强化产业平台政策系统集成,用活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开放口岸等平台,推动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协同发展。以消费场景创新为突破,依托滇中城市群庞大消费群体、人口聚集优势以及口岸经济优势,重点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三)以城市韧性安全为支撑,巩固绿色低碳发展
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安全设施承载力,针对人口密集区域强化城市安全管理。重点聚焦滇中城市群区域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过程中的安全监管。持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能力,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和管廊模式建设。积极探索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城市运行中的风险隐患。
以云南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滇中城市群特色。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分类分区推进城市群生态环境治理,协同推进城市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强化城市噪声污染治理。重点推进城市内部公园和绿道网络体系,建设口袋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此外,积极推进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换。
(四)以城市文化繁荣为重点,赓续城市特色文脉
一是聚焦特色城市历史文化,推动保护与利用协同。依托滇中城市群文旅产业基础,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探索城市历史文化的活化利用和保护的有机统一,聚焦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围绕历史时代特征、历史时间脉络、历史人物轨迹等主题,多层次、立体式开展文化展示、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用活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传统村落等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挖掘消费潜力。
二是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城市特色风貌。以全省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强化城市规划的空间管控和引导,打造特色鲜明的高原生态宜居城市群。聚焦城市更新和改造,逐步升级优化老旧小区、城中村等城市重点区域人居环境,加强外观和风貌特色管理,突出滇中城市多元文化特点打造城市特色风貌,重点推出一批一流的特色小城镇。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云南日报,2025-04-08(06).
[2]2024年12月云南统计月报[EB/OL].https://stats.yn.gov.cn/Pages_20_6547.aspx.
[3]吴洁.市财政投入超82亿元支持产业转型升级[N].昆明日报,2023-12-22(01).
[4]像花儿一样美丨昆明产业转型升级“百花齐放”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7578983318521271&wfr=spider&for=pc.
[5]刘子语.昆明海关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超1.6万份[N].云南日报,2025-01-13(06).
[6]吴洁.六载精耕 扬帆向南[N].昆明日报,2025-09-08(05).
[7]2024年磨憨—磨丁合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EB/OL].https://www.km.gov.cn/c/2024-12-31/4946810.shtml.
[8]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区域发展指数进一步提升[EB/OL].https://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412/t20241223_1957823.html.
[9]陈凯星,吴涛,邹多为.潮涌南海勇向前——广东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J].中国产经,2025(9):136-139.
[10]黄洁,熊美成,王姣娥,等.多情景模拟下的跨境铁路运输时效研究——以中老铁路为例[J].地理科学,2024(1):91-98.
[11]卞越.云南省依托中老铁路发展跨境多式联运的协调问题[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5(1):73-75.
[12]曾耀锐,祝建军.中老铁路运行背景下的中老贸易:成效、瓶颈与契机[J].对外经贸实务,2024(7): 45-51,86.
[13]余红.昆明市成功抵御汛期各类风险挑战[N].云南日报,2024-11-21(06).
[14]关于昆明市第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54249号建议答复的函[EB/OL].https://whhlyj.km.gov.cn/c/2024-12-26/4927999.shtml.
[15]徐剑.昆明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N].昆明日报,2023-11-01(02).
作者简介
谭 政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乡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谢晓洁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乡社会治理
宋 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贫困和城乡融合发展
(三)以城市韧性安全为支撑,巩固绿色低碳发展
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安全设施承载力,针对人口密集区域强化城市安全管理。重点聚焦滇中城市群区域城市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过程中的安全监管。持续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管理能力,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和管廊模式建设。积极探索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城市运行中的风险隐患。
以云南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滇中城市群特色。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分类分区推进城市群生态环境治理,协同推进城市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强化城市噪声污染治理。重点推进城市内部公园和绿道网络体系,建设口袋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此外,积极推进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换。
(四)以城市文化繁荣为重点,赓续城市特色文脉
一是聚焦特色城市历史文化,推动保护与利用协同。依托滇中城市群文旅产业基础,推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跨界融合。探索城市历史文化的活化利用和保护的有机统一,聚焦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围绕历史时代特征、历史时间脉络、历史人物轨迹等主题,多层次、立体式开展文化展示、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用活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传统村落等资源,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挖掘消费潜力。
二是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城市特色风貌。以全省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强化城市规划的空间管控和引导,打造特色鲜明的高原生态宜居城市群。聚焦城市更新和改造,逐步升级优化老旧小区、城中村等城市重点区域人居环境,加强外观和风貌特色管理,突出滇中城市多元文化特点打造城市特色风貌,重点推出一批一流的特色小城镇。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云南日报,2025-04-08(06).
[2]2024年12月云南统计月报[EB/OL].https://stats.yn.gov.cn/Pages_20_6547.aspx.
[3]吴洁.市财政投入超82亿元支持产业转型升级[N].昆明日报,2023-12-22(01).
[4]像花儿一样美丨昆明产业转型升级“百花齐放” [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7578983318521271&wfr=spider&for=pc.
[5]刘子语.昆明海关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超1.6万份[N].云南日报,2025-01-13(06).
[6]吴洁.六载精耕 扬帆向南[N].昆明日报,2025-09-08(05).
[7]2024年磨憨—磨丁合作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EB/OL].https://www.km.gov.cn/c/2024-12-31/4946810.shtml.
[8]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区域发展指数进一步提升[EB/OL].https://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412/t20241223_1957823.html.
[9]陈凯星,吴涛,邹多为.潮涌南海勇向前——广东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J].中国产经,2025(9):136-139.
[10]黄洁,熊美成,王姣娥,等.多情景模拟下的跨境铁路运输时效研究——以中老铁路为例[J].地理科学,2024(1):91-98.
[11]卞越.云南省依托中老铁路发展跨境多式联运的协调问题[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5(1):73-75.
[12]曾耀锐,祝建军.中老铁路运行背景下的中老贸易:成效、瓶颈与契机[J].对外经贸实务,2024(7): 45-51,86.
[13]余红.昆明市成功抵御汛期各类风险挑战[N].云南日报,2024-11-21(06).
[14]关于昆明市第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54249号建议答复的函[EB/OL].https://whhlyj.km.gov.cn/c/2024-12-26/4927999.shtml.
[15]徐剑.昆明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N].昆明日报,2023-11-01(02).
作者简介
谭 政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乡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谢晓洁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乡社会治理
宋 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贫困和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