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3版
环卫工人调研:他们在城市“种生活”
  似乎也是直观的能看见的过程。武银定59岁,没结过婚,为什么?他淡淡诉说:家贫。
  语气里没有卑微,而是对贫穷的如实尊重。
  武银定负责从省委家属院门口到二环100多米路段的保洁养护,包括绿化带后面的台阶,还有马路中间的绿化隔离带。
  紧靠着二环的这片保洁区域,车流量大车速很快,他穿过马路到绿化带草丛里捡垃圾,车流川息。他竟然走得“毫不客气”,甚至“有点神气”,就像走在家乡的田埂上。
  他心里有个忧虑:“哥哥马上就到年龄了。 ”
  他自己带了一个垫子,一个空纸箱,捡到瓶子可以带回去。脱下来的上衣就叠放在垫子上,保温杯里有自己带的热茶。这个角落就是他的休息室。
  他眼睛里随时都能看到垃圾。谁会把垃圾扔到草丛里呢?有呢。路面已经非常干净了,他还是认真地扫了一大圈。
  一圈扫完40分钟,回到自己的坐垫,拧开保温杯盖,喝茶的时候,享受到这一刻的惬意。
  有一种尊严来自于这种一丝不苟的风格。他自己也颇引以为傲。“领导每次出来巡查,总是去西边儿看,不用到我这儿看。 ”
  种下自由,也种下光
  康春艳坐在便利店门口长椅靠墙的角落里看手机,手机的光映照在帽檐遮挡的脸上,这个角落,和她脸上被光映照的小空间,有一种同样的隐蔽的安详。
  她的脚边放着自己的工具,长杆簸箕和扫把,黑乎乎的,她自己都嘲笑它们“丑”,“你看我拿的工具烂不烂,我都不敢拿好的,好的给人家偷走了。把我的工具箱撬开,把好扫把和好簸箕都拿跑了。偷了三四次了。 ”
  她非常坦率,直接,但不是对所有人敞开心怀那种,而是对自己的心,对自己的选择,对这座城市。
  她说:“我自己就是光。 ”
  她身上的安定在于欣赏自己的生命和存在,也欣赏他人的,不受这个那个条件的影响。
  她和面前她负责的这条马路完全融合。
  “ 你不觉得我们这钱赚得太容易了吗?路上的人整天说:你在这坐着就把钱赚了。好多人都这样说我们的。 ”
  “ 我说,我干活的时候你看不见,我扫叶子时你看不见,我下雨在这扫水你也看不见,你就看见我在这儿坐着。”“好多人说:你坐这太舒服了。我说一天挣90块钱多吗?他们说,农村妇女不错了。 ”
  但是她从没把自己看低。回去问儿子:你嫌妈妈穿这身衣服丢你人不?如果你嫌的话,你就自己去学校,我就不送你了。儿子说:不嫌!
  康春艳也是蓝田人。这条路扫了六七年了,儿子读一年级她开始在路上干。现在他读初二了。她和搭档负责翠华路不到300米的路段。
  那些“说法”的确影响不了她。
  “ 我首先自己看得起就行。”她总是乐在其中。路上看形形色色的人,哪个好看,哪个身材好,送娃上学,看人家买菜,都觉得是很快乐的事。
  康春艳1982年出生。最早在服装厂做衣服,后来在学校食堂也干过,学校食堂有寒暑假,可以管娃。后来有小的了,想把小的也管上,就把小的接了来。
  “ 我在这儿还想挣钱还想管娃,但是干这个活就可以。”“我和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