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治理思想
资本主义城市中工人生活场景图
中就变成急性的了”[1], 即治理问题在城市尤为突出。
(一)资本主义城市治理存在周期性经济危机
马克思曾指出,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最大的动力,为了高额的利润,资本家会不择手段:“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 1] ” 在资本主义生产竞争下,大城市工商业竞争尤为激烈,资本家为了资本利润的最大化,不断压低生产成本和工人工资,甚至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大城市中“商品质量普遍低劣,伪造、假冒,无毒 [1]不有” 。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产生相对过剩人口。马克思曾引用约翰·贝勒斯的话指出,大城市追求变化无常的时髦,导致工商业资本家在停工时解雇大量工人、生产时招收更多帮工,导致“农村缺乏人手,而城市则大都充满乞 丐”[1 ] 。劳动人口不断流往城市,农村耕地转化为农场牧场。农工业生产的机器化,使城市总是存在相对过剩人口。工人工资微薄又导致消费能力有限,资本家不断盲目提高生产力使滞销商品堆积如山,经济危机不断周期性地爆发。
(二)资本主义城市治理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在私有制基础上,资本家不断追求高额利润,追求资产不断增值。资产带来的收益使资本家不必付出同等的劳动就能享受轻松的生活,也催生了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导致过度消费和自然资源的紧张。同时,资本家追求利润的不断增长,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成为一种常态化要求。在正常的生产进步不能满足要求时,资本家甚至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获取超额利润。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人与土地的物质变换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重要方式,工业化生产产生了大量无法处理和化解的城市垃圾,破坏了物质变换的自然循环。
( 三)资本主义城市治理破坏着无产者的身体和精神
一方面,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危机,工人都难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恩格斯指出,“在失业时期那里充满了无穷的贫困、绝望和饥饿,在有工作做的时候又到处是肉体和精神的堕落” 大城市中建筑物杂乱密集, [1]通风较差,工业废气较多,工人工资低、居住条件差,加上饮食劣质、工时过长,多数工人都患有肺病、猩红热等慢性疾病,工人“不可避免地遭到过早的、非自然的死亡”,无异于 对人的“谋杀”[1] 。正是资本主义大城市的治理方式,导致了工人的这种命运。同时,工人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低,更易受到诱惑而堕落,只能被动接受资产阶级炮制出来的宗教道德灌输,在智力和道德上往往受到社会的 [1]“摒弃和忽视”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禁锢了工人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 村动物”[1] 。分工使原本体现个人本质力量的劳动凌驾于个人之上,限制了个人活动范围和能力,控制了人的意志。由于劳动的异化,无产者沦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