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陕西乡土碑刻价值 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散落在村落田野之间的乡土碑刻文献是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历史见证,承载着独属于每一个乡村的历史记忆和乡土认同。站在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文化发展的视角来看,深入挖掘陕西乡土碑刻的内在价值,对于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同时,针对陕西乡土碑刻的整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活化利用对策与路径建议。
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2024年1月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 ” [1] 发展乡村文化,首先应当充分挖掘整理、保护利用乡村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资源,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散落于村落和田野之间的各类乡土碑刻文献是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历史见证,具有独属于乡村的历史记忆与价值认同。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代传世碑刻资源十分丰富。这些碑刻资源既是珍贵的传世文物,也是关于陕西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乡土碑刻是陕西历代碑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陕西乡土碑刻资源,系统整理这些碑刻文献资料,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时代价值,对于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乡土碑刻整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陕西乡土碑刻是反映陕西省各村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历史变迁、宗族发展、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原始文献资料。竖立于乡村各处的乡土碑刻,兼具文物与文献价值。与乡村方志、族谱、口述史、契约文书等文献资源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共同丰富充实了一个乡村社会各种活动的历史内容与细节,也促使当前乡村文化发展建设更加生动、具体、活泼。
陕西乡土碑刻的整理基础与前提,是基于陕西目前对省内各类碑刻文献资源的系统性整理。陕西现藏的碑刻数量众多,据初步统计,碑刻总数约有3万通。多年以来,以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