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工业遗产:西安工业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叁伍壹壹内老厂房改造的阳光花房
航天纪念馆等,系统梳理西安工业化进程;在重点工业遗产区域设立“时空走廊”展示区,运用全息投影、数字沙盘等科技手段,再现重要工业场景;开发工业遗产数字档案库,利用V R技术复原重要历史场景,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同时还可邀请老工人担任讲解员,通过口述历史保存工业记忆。第三,依托工业遗产文创园培育青年创意生态。设立“ 青春主理人”孵化计划,为年轻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入驻空间和创业指导;引入剧本杀、电竞馆、 L iveHouse、 潮流买手店等新业态,满足年轻群体文化消费需求;策划“工业遗产艺术季”,邀请先锋艺术家进行驻地创作,将工业空间转化为艺术展场,从而让工业遗产彰显青春活力,展现文旅消费新场景,构建城市文化新地标。
(四)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公众对工业旅游的认知度
当下西安工业旅游项目知名度还较为有限。游客对西安的旅游认知仍高度集中于钟楼、大雁塔、城墙等传统历史人文景区,而对工业旅游项目知之甚少。大多数游客尚未充分认识到西安工业遗产的独特价值,仍将西安简单定位为“古城旅游”目的地。年轻游客群体虽然对工业风、复古潮等元素接受度较高,但对西安具体的工业旅游项目仍缺乏了解。
第一,打造“工业+”特色文旅活动品牌。充分发挥西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学创作、戏剧表演、影视拍摄等多种形式,生动讲述西安工业发展历程中的创业故事和工匠精神。依托工业遗产空间,举办新年集会、演唱会、非遗秀、汉服巡游、cosplay、 “城马”等文体活动。通过持续性的活动策划,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的宣传效应,提升城市形象。第二,构建全域化数字传播体系。整合政府、企业、媒体等多方资源,打造西安工业旅游专属传播矩阵。例如,在微博平台建立#西安工业记忆#话题,定期发布工业遗产故事;在微信公众号推出“西安工业旅游地图”专栏,详细介绍各景点特色;在抖音策划“工业风打卡挑战赛”,邀请网红达人实地体验;在小红书重点推广工业遗产拍照攻略和文创产品。积极建立热点响应机制,对网络上的工业旅游相关内容及时跟进互动,形成二次传播效应。第三,创新线上线下联动模式。线上方面,开发“西安工业旅游”智慧服务平台,集成VR虚拟参观、语音导览、在线预约、个性化路线推荐等功能,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了解西安工业旅游项目。线下方面,在地铁、公交站、机场等公共交通空间展示线上平台二维码、小程序入口等,通过“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闭环模式,促进西安工业旅游获取更大流量,实现“破圈”传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冬冬,潜伟.推进工业遗产保护 促进历史文化传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4(7):29-31.
[2]单霁翔.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J].中国文化遗产,2006(4):10-47,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G].中国旅游出版社,2022:35.
[4]孙欢.西安新增一特色影视基地[N].西安晚报,2025-03-06(08).
[5]王艺钊.用“一刻钟”,丈量城市温度[N].光明日报,2025-04-08(07).
作者简介
李 蔚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文学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