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8版
甘肃省工业遗存保护利用实践及策略研究
文/谢羽
  
  甘肃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积淀了深厚的工业文化遗存资源。甘肃省将工业遗存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积极推动工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并对工业遗存保护利用模式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索。当前,甘肃在工业遗存保护利用方面尚存改进余地,亟须建立保护与开发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塑造差异化工业旅游品牌形象,拓展市场覆盖范围,提升宣传推广实效。
  甘肃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积淀了丰富的地域性工业历史遗存资源。作为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物质载体,这些工业遗存在地方特色价值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强化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要求,甘肃省已将工业遗存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着力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通过深入挖掘工业历史内涵,传承工业文明精髓,甘肃正逐步完善工业遗存保护体系。
  甘肃省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现状
  甘肃省现有4处工业遗产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另有8个项目被纳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中核四〇四厂、刘家峡水电站及玉门油田老君庙油矿三处工业遗产同时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和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在工业旅游发展方面,拥有两处国家级示范基地。玉门油田红色旅游景区作为全国独树一帜的工业遗址类景区,以石油工业发展历程、油田精神传承和工业文明展示为特色;金徽矿业旅游景区同时获得国家4A级景区认证和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2018年5月,甘肃省工信委印发《关于做好工业旅游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布局,扶持工业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旅游企业实现“产品升级、质量提升、品牌塑造”三大目标。2021年11月,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颁布《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将工业旅游列为全省文旅产业发展的任务,重点开发以工业科技成就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2022年5月,白银市正式推出《白银市“十四五”工业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构建“一个核心、两条轴线、三大区域”的工业旅游空间布局体系,强化白银作为铜工业基地的特色定位,打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