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7版
可可托海景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道“世界的可可托海”这一品牌口号。
  4、接待服务满意度
  本研究将“接待服务”分为两个指标:用餐状况、服务态度,游客对可可托海景区接待服务满意度从以上两个指标进行结果分析。
  第一,对于用餐服务,觉得“非常满意”的游客占20.8%,“满意”的游客占45.9%,“一般”的游客占16.4% , “ 不满意”的游客占13.1% ,“ 非常不满意”的游客占3.6%。第二,对于服务态度,觉得“非常满意”的游客占16.4%,“满意”的游客占51.0%,“一般”的游客占16.7% ,“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游客占13.1%和2.5%。可以发现,景区旅游服务态度满意度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主要是因为该景区的管理不到位,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游客满意度视角下可可托海景区旅游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
  综合可可托海景区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访谈资料的整理,该景区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旅游保障类服务设施不足
  可可托海景区的交通设施建设依旧存在明显的短板,当旅游进入高峰期,景区人流量呈现井喷式增长,交通堵塞的情况频繁发生,这着实降低了游客的出行效率,还对游客的整体旅游体验造成了影响,对于交通方式的选择,景区中公共交通的利用率偏低,没能把它便捷、高效的优势充分展现,难以有效契合游客多样化出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景区旅游服务的可到达性,
  关于餐饮住宿情况,景区周边住宿设施在设计及服务中未深度挖掘并融合当地特色文化元素,整体设施简陋,难以向游客提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别样住宿体验,餐饮服务同样存在缺陷,菜品丰富度欠佳,没法契合来自不同地区游客多样的口味喜好,更明显的是,景区周边的消费花销,尤其是在旅游旺季阶段,有着明显的价格虚高情形,导致部分游客对景区望而却步,对景区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了负面作用。
  (二)核心景区内公共交通时间过长
  可可托海景区通票定价在游客可接纳的范围内,但景区内出现了一系列不合理的附加消费现象,景区纪念品定价脱离了实际价值,园内食品定价超出市场正常的价格区间,诸如免费拍照取片时收取费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附加的消费行为不但加大了游客的经济支出,而且影响了游客的消费体验,还对景区的口碑形象形成了不利影响。从旅游消费行为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看,过高的附加消费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产生了背离,缩减了游客在景区游览期间的净收益,会对景区旅游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形成阻碍。
  节假日可可托海景区人流量迅猛攀升,对景区的承载能力形成了巨大考验,尽管景区配置了恰当的交通设施,但因其自身接纳游客的容量有限,难以应对短时期内陡然增长的客流,从而让景区面临较大的容纳旅客压力。这种情形下,景区区间车的问题愈发凸显,区间车行驶的时间过长,造成游客在路途中耗费了大量时间。另外,打卡点数目较少,无法契合游客多样化的游玩体验需求,造成游客游览的时候容易觉得疲惫,进而让游客的体验感与满意度降低。
  (三)景区特色文化挖掘不足
  调研发现,可可托海景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已具备良好发展基础,公共卫生设施、休憩空间等基础服务配套相对完备,能够满足游客基本需求。但在文化发掘方面,景区尚未充分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未能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地质文化以及三号矿脉红色工业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有效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体验场景。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方面,缺乏诸如地质科普图书馆、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