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景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可可托海景区入口
档案馆、民俗文化展示中心等专业性文化空间,导致区域文化知识的系统性传播与深度解读存在缺位。在民俗文化体验维度,尚未形成以哈萨克族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技艺、节庆习俗等为核心的沉浸式体验场景,诸如阿肯弹唱艺术展演、传统毡房营造技艺体验、游牧生活场景模拟等特色文化体验设施的缺失,使得游客难以深入感知当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精神内涵。
(四)旅游整体体验感较差
可可托海景区虽然坐拥大量旅游资源,但在开发利用方面显现出诸多不足。旅游产品方面,现在所推出的产品质量好坏参半,缺少专业团队的深入挖掘,同质化现象十分突出。产品类型呈现单一,依然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要模式,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便是那拉提景区,依靠政府的统一规划,采用直升机撒播草种等办法,成功制作出极具吸引力的人造景观,充分契合了游客的观赏需求,而可可托海景区过分依赖天然景致,景观塑造的创新程度欠缺,不易契合游客渐趋多元的观赏期望。
从旅游收入结构的实际情形看,可可托海景区门票收入在总收入里占比较大,反映出景区还未建立起完备的旅游产业链,使游客在景区内进行其他消费的积极性不高,消费的金额偏低,实地调研里也留意到,景区内神钟山前方本该是游客的最佳打卡点位,却被不合理地圈占一块地售卖照片,这一做法不仅阻滞了游客正常的打卡需求,还额外增添了游客的消费开支,引起游客的不满情绪。
(五)景区内规划不合理
可可托海景区囊括了可可托海矿山公园与可可托海地质公园,然而到目前为止,景区入口处没有醒目的指示牌予以指引,使得许多自驾游客在前往景区的时候容易迷失道路,导致走错景区。景区在旅游线路规划及资源开发上过度围绕可可托海进行,造成旅游线路与游览内容相对单一,难以充分契合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可可托海景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一)完善景区餐饮、购物服务设施
完备餐饮设施,创造特色美食体验感,同时融入独特文化元素,设计本地特色标志,构建舒适又有地域风情的就餐氛围,如露天观景餐厅、特色主题餐厅等。运用室内设计手法,将哈萨克族毡房元素、游牧文化符号融入餐厅装饰,营造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就餐氛围。使餐饮品类多样化,除供应价格实惠、品质达标的快餐食品之外,全面挖掘本地饮食文化,如马奶酒、手抓肉、包尔萨克等,并结合现代烹饪技术提升产品品质与口感。依照游客多样的个性化需求,供给特色餐饮、风味小吃以及民族特色餐饭,用独特的美食口感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