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0版
屯堡农业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与激活路径
文/肖越

  鲍家屯水利工程分布现状图(来源:《鲍氏家谱》 )
  屯堡农业文化遗产崇尚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理念和注重循环的耕作技术,为新时代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理念引导和技术支持,形成了美丽乡村的文化基础。安顺屯堡农业文化遗产由鲍家屯水利工程、屯堡农业种植体系、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体系等组成。屯堡农业文化遗产能保障基本生计安全,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农史和水利史研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应从加强文化生态稳定性与韧性、增强区域屯堡农业文化基因联动、提升农民在文旅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和推动生态集约型土地利用等方面激活农业文化遗产,让农业文化遗产在新时代重焕光彩。
  安顺屯堡农业系统是以军事移民屯垦为起源,充分融合江淮地区引进的水利修建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及社会文化习俗所形成的复合生态农业系统,至今仍保持较完整的历史记忆与稻作文化传统。揭开安顺屯堡农业文化遗产中的鲍家屯古代水利工程历经600年仍具功效的神秘面具,激活屯堡农业文化遗产,对深入研究农业文化遗产,让农业文化遗产重焕光彩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屯堡农业文化遗产
 (一)鲍家屯水利工程
  鲍家屯是明洪武年间屯田戍边设立的军屯,与水利工程相互依存,现尚存部分明清典型民居及碉楼一座。鲍家屯水利工程是为改善屯田水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而建的引蓄结合的塘坝式水利工程体系,由横坝、顺坝和高低龙口组成,大小八个堤坝、五条主渠道、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