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0版
来华越籍务工人员跨境适应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广西、云南的调查与分析
  
释的变异量为21.225%(〈40%),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2、验证性因子分析
  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跨境适应和影响因素各变量之间的区分效度,检验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在跨境适应验证性因子分析中,与其他模型的整体拟合度指标相比,六因子模型(生活环境适应、文化制度适应、工作适应、交往适应、心理适应和公共服务体验)的拟合度最优, CM IN /DF=1.123〈3, IF I、TLI、 CFI等各项指数取值趋近或超0.9, RM SEA=0.027〈0.08,说明变量之间的区分效度良好。在影响因素验证性因子分析中,与其他模型的整体拟合度指标相比,五因子模型(来华动机、资源支持、文化资本、跨境满意度、跨境收获)的拟合度最优,CMIN/DF=2.942〈3,IFI、TLI、CFI等各项指数取值趋近或超0 .9,RMSEA=0.060〈0.08,说明变量之间的区分效度良好。
   研究结果分析
  (一)描述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计算越籍务工人员总体适应6个维度的平均数,再将所得数据转化为百分制形式,得到越籍务工人员总体适应的量化数据。经分析,中越边境地区越籍务工人员跨境适应状况显著高于中等水平(p<0.001),整体处在中层适应状态。不同维度适应性由高到低排序为:工作适应( 77.60) 、公共服务体验(75)、文化制度适应(75)、生活环境适应(74.4)、心理适应(73.6)、交往适应(67.8)。从不同工种分析发现,厂工、流动商贩、服务性从业者、散工总体适应指数依次降低,不同工种务工人员总体适应差异非常显著(F=3.032,P〈0.05)。厂工总体适应指数最高(76.02),其次为流动商贩( 74 . 99) 、 服务性从业者( 74.04) ,散工最低( 71.93) 。
  在影响因素的指数分析中,来华动机(73.60)和跨境满意度(73.60)指数得分最高,不同工种务工人员对来华动机和跨境满意度评价差异显著(来华动机: F=4.914,P〈0.05;跨境满意度:F=3.031,P〈0.05)。其中,厂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