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96版
小纪汗煤矿全员 安全积分考核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文/杨赟 王双伟 柳双雄
  
  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公司小纪汗煤矿针对煤矿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制度落实难、依赖人工填报、跨系统数据协同机制仍需优化等问题,构建了智能化的全员安全积分考核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耦合式设计与微服务架构,融合数据与模型协作思维、驱动决策理念,实现了考核细则动态配置、积分自动化结算、行为追溯及奖惩联动的功能。围绕安全生产责任制积分评价模型,结合物联网接口和智能分析算法,系统实现了安全数据跨平台联动、场景化操作优化及管理效率提升三大功能,实施内容涵盖考核体系设计、系统开发、接口集成及全员培训四大模块,依托严格的质量管理机制和安全双预控机制确保项目落地。应用数据显示,该系统借助量化考核与精益管理结合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安全文化落地,降低了人为操作风险,并为煤矿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本研究为煤炭行业的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性实践案例,并且有显著的行业推广价值。
  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在人才、监管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考核机制滞后,激励机制不足。安全考核大多依赖人工记录,缺乏动态量化评估标准,导致考核透明度低、反馈滞后。员工安全行为与积分激励未形成有效联动,难以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考核数据分散,无法实时进行可视化分析,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 二是“三违”行为治理仍有优化空间。[1]煤矿 安全生产中的“三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是制约企业安全发展的关键瓶颈。根据2023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约82%的可记录事故与“三违”行为存在直接关联。煤矿“三违”管理依赖人工巡查和纸质记录,存在漏检、误判风险,且矫正流程烦琐,帮教效果难以追踪。违规行为数据未形成结构化,无法精准识别高风险人员,导致同类违章行为反复发生。此外,培训矫正与安全积分体系脱节,未能形成闭环管理。三是培训体系与岗位需求匹配度低。现有培训课程分类粗放,缺乏层级化设计,难以满足不同岗位的技能提升需求。学习活动组织依赖线下安排,灵活性不足,员工学习进度无法实时监控。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课程与岗位胜任力未深度绑定,导致培训效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四是跨系统数据协同机制仍需优化。煤矿安全双预控系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管理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安全积分考核、“三违”治理及培训管理系统等在数据互通方面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各系统的独立运行模式影响了煤矿安全闭环管理的实现效率,不安全行为发生后,需人工触发培训任务,积分变动也无法实时同步,降低了管理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求煤矿职工具备完善的安全知识和技能,避免发生违章操作、违反规程、违背标准等不安全行为,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要求煤矿加大安全投入和管理力度,完善安全监管工具,提高安全培训频率和质量,确保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小纪汗煤矿通过总结煤炭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自身需求,建立全员安全积分考核管理系统,兼具信息统一采集、数据及时流转、综合管理一体化、奖惩反馈规范化等功能,实现了安全监管信息的全面